
7月10日,肖茂昌(右)来到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选民接待日活动,助力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董 颖摄
■ 本报通讯员 杜 聪
“人大代表是人民选出来的‘代言人’,既要在产业里蹚出路子,更要为群众说上话、办好事。”山东省、高密市两级人大代表,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掌门人”肖茂昌常这样告诫自己。从在纺织车间进行创新突破到进入人大代表联络站收集民情民意,从提出产业链协同的代表建议到推动民生福祉的点滴落实,他始终以“织线成锦”的匠心深耕实业,以“素丝不改”的初心践行使命,在产业振兴与代表担当的双赛道上留下扎实足迹。
“单打独斗走不远,集群发展才能行稳致远。”作为高密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人大代表小组组长,肖茂昌深知,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的协同发力,这也是他履职的重要方向。
在对高密市纺织服装产业开展调研的过程中,肖茂昌发现本地企业“小而散”、绿色印染技术发展运用滞后等问题突出。带着30余家中小企业的意见和诉求,肖茂昌在全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座谈会上提出《关于努力补齐短板,推动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的建议》,明确“制定产业中长期规划、建设零碳智纺产业园、补齐绿色印染短板”三大路径。这件建议很快被纳入《高密市临港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推动当地构建起“一培育、二夯实、三强化、四提升”的纺织服装产业体系。
“传统纺织不是‘夕阳产业’,用科技织出‘新经纬’,就能焕发新生。”肖茂昌始终将推动产业升级作为履职重点,力推纺织业从“传统织造”向“智能纺造”跨越。针对全行业数字化转型瓶颈,肖茂昌提出《关于加快纺织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的建议》,推动高密市入选“全国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先进产业集群”。在他的带动下,科技赋能产业转型不断深入,生产效率不断提升,节能减排、“绿色工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为纺织业这个历史悠久的产业注入了发展新动力。他还积极推动与同产业链企业共享技术成果,帮助30余家配套企业完成智能改造,共同踏上“智改数转”快车道。“紧跟国家政策方向谋发展,是企业的责任,更是人大代表的使命。”肖茂昌说。
肖茂昌将责任担当融入履职细节,在山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他提出《关于针对特定企业出台社会保险及公积金追溯补缴时效问题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推动相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产业集群服务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协助组建产业集群人大代表工作站和党建共同体,优化产业集群服务机制;他提出《关于加强地方饮用水安全管理的建议》,并推动潍坊市政府出台《潍坊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责任体系,使得生态保护、民生保障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实现了从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到农业污染减量的全链条管控,帮助人民群众的“水缸子”盛满“放心水”和“干净水”,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
从纺织经纬到民生福祉,从产业建议到履职答卷,肖茂昌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在发展与民生之间架起“连心桥”。他用推动产业升级的实绩诠释“履职之能”,用为民发声的真诚彰显“代表之心”。正如他所说:“每一根纺线都连着产业振兴,每一次履职都系着群众期盼。”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肖茂昌将继续以匠心织就新篇,以初心不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