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代表履职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选民来画圈 代表来圆梦

——记江西省南昌市人大代表熊海燕

■ 本报通讯员 应红忠

“选民为我画了一个圈,我应该为选民圆一个梦。”熊海燕,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人大代表。自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不管工作有多忙,她都会履行好代表职责,为民代言、务实工作,及时反映选民的意见和建议。

为民营企业发展呼吁发声

“怎样为选民代言,切实履行职责,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是熊海燕一直思考的问题,唯有始终坚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自身素质,才能当好代表,履行好代表职责。熊海燕坚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学习人大相关法律法规,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熊海燕把参加代表活动作为反映民意、履行职责的重要途径。在一次代表接待日活动中,有企业人员向她反映,西湖区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她能呼吁一下。得知这一情况后,熊海燕利用业余时间走访了西湖区的民营企业,实地了解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此外,她还通过西湖区女企业家协会这个平台认真听取企业反映的问题,力求通过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几个月的深入走访调研,熊海燕提出《关于深化改革转变观念加快企业发展步伐的建议》,得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感受最深的是经过多次培训,也进行了很多走访调研和座谈,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从而能更好地履职。” 作为连任代表,熊海燕感触颇多。在日常工作中,熊海燕常常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选民。多年来,她经常深入群众,以接待日、述职会等方式,把自己学习、调研中的收获与群众分享,同时也积极收集民意,并为群众答疑解惑。

为社区养老建言献策

在此次市人代会上,熊海燕将目光聚集在老年群体的社区医养问题上,并建议加快推进智慧养老。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到,(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大多数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还存在顶层设计不足、基础设施匮乏等问题”,熊海燕建议加大对老年群体社区医养问题的重视。在大数据背景下,以社区医院为依托,搭建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打造面向老年群体的社区医疗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圈,创新服务理念和实践路径,探索社区医疗养老新模式。把平台建设好,把老年人的需求和线下的养老服务机构对接起来。同时,她希望智慧养老能在这个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社区和全社会的老年人能够通过智慧养老,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熊海燕密切与选区单位、选民的联系,了解民情民意,提出代表议案建议,为市、区发展建言献策。在市、区人代会上,熊海燕提出《关于增设母乳喂养区的建议》《关于加强对城市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建议》《关于交通违法应以教育处罚调整三项结合互补的建议》《关于加强对全市中小学生校内午餐监督管理的建议》《关于沿江南大道(朝阳大桥-云飞路-八月湖路)路段堵车问题的建议》《关于推迟小学生下课时间的建议》《关于完善恢复强制执行程序的建议》等10件建议,受到市、区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圆满答复。

面对选民的信任和称赞,熊海燕并没有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她由衷地说:“ 当人大代表这几年,我感到很充实,也感谢选民对我的信任,尽管我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我的努力是选民期望的,我的行动是选民需要的。”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