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于 庚) 2021年12月30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山西省“十四五”公共卫生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对于山西全面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和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阐述了山西目前公共卫生体系的现状,总结了“十三五”以来全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并客观分析了山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
规划要求坚持“人民至上,健康优先;预防为主,医防协同;平疫结合,上下联动;急慢并重,优化布局;统筹兼顾,提质增效;优势互补,中西医并重”的原则,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防、控、治、研、学、产”六位一体的公共卫生体系的目标,并确立了15项主要指标。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完成的重点任务: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卫生应急救治网络、优化专业公共卫生服务、夯实基层综合服务网络、推动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补齐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短板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发展七项任务,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规划在多元协同的监测预警机制、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平疫结合与快速转化机制、预防为主的医防协同机制、常态化的中西医协作机制、集中化应急物资保障体系、联防联控与群防群控机制、重大疾病保险和救助制度、公共卫生运行机制九个方面进一步改革创新,全面提升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救治能力。
据介绍,规划谋划了“十四五”时期公共卫生体系的5个重大项目工程,即检测能力建设工程、救治能力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产学研一体化工程和智慧信息建设工程,以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全省公共卫生体系的短板和弱项。
此外,在支撑与保障方面,规划主要阐述了明确各级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完善公共卫生法规制度,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做好技术保障和宣传解读,建立健全规划监测评价机制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