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博周刊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食用黄芪粥有讲究

黄芪粥古已有之,许多文人墨客对其滋补之功十分青睐,如苏轼有诗云“白发攲簪羞彩胜,黄耆煮粥荐春盘”,白居易也云“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黄耆数匙粥,赤箭一瓯汤”。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由冬冶介绍,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为人们熟知,其性味甘、微温,入脾、肺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脱毒生肌之功,是老少皆宜的养生佳品。读者朋友们在家制作、食用黄芪粥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三煎三煮黄芪粥

煮黄芪粥并非将中药饮片和大米、清水一起放进电饭锅即可。正确的做法是把黄芪三煎三煮,熬成药汁,再将药汁加大米煮粥。首先,取大约0.03千克黄芪,加300ml清水浸泡半小时,大火烧开后转中火煮30分钟,将药汁倒出备用。然后再加等量的清水,烧开后煮15分钟,再次倒出药汁。第3次仍如前法。最后,将煮过的黄芪药渣捞出扔掉,将3次煮的药汁倒在一起,放入约0.1千克的大米,煮成稀粥即成。

食用有禁忌

黄芪粥虽然功效很好,但也不适用于所有人,服用时间也有一定要求。因黄芪粥提气作用很强,所以最适宜早上食用。由冬冶介绍,此粥方中黄芪的用量不多,配上大米,性平和,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尤其是在暑湿重的季节,大部分人都可以吃一点。但有几类人群不适合食用,可以总结为“三不宜”和“两忌”。

“三不宜”:感冒发烧、咽喉红痛、大便干燥者不宜;多怒、脾气急躁等肝火大者不宜;高血压、妊娠期女性和更年期女性不宜。

“两忌”:一忌天热食用,服后可能出现流鼻血等情况;二忌睡前食用,黄芪含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成分,会影响睡眠质量,并且有利尿作用,可能导致夜尿次数增多。

由冬冶强调,黄芪养生粥功效虽佳,但不能肆意乱用,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对症食用。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文/衣晓峰 巩盛况)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