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代表履职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沉心艺术 担当作为

——记四川省人大代表陈巧缘

■ 本报通讯员 王 鑫

“学习借鉴优秀的东西,丰富提高川剧艺术。”四川省人大代表陈巧缘长期关注四川文化事业的发展传播,针对川剧推广比较困难的现状,提出要形成文化自觉、要从基层抓起、要开展对外交流等建议。陈巧缘作为川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一直身体力行推动川剧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勤学苦练 四十年痴心川剧

因为父母皆为叙永县川剧院演员,陈巧缘从小耳濡目染,与川剧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是源于这份热爱,12岁的陈巧缘正式走上了艺术之路,她深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每天不厌其烦地练身段、学唱腔、念本子,一个动作、一个指尖、一个眼神,她总是精雕细琢,不断改进。刚到成都,陈巧缘还只是剧院的临时工,在一次出演红楼梦中的尤二姐时,一个高抢背下来,前掌断裂,但她没吭气,硬是坚持着演完了剩下的十几分钟戏;陈巧缘演出《白蛇传》,演到惊变一场时,因为灯光缘故从桌上摔下来摔断了肩胛骨,断裂部分的骨头瞬时翘起来,肩膀鼓了一个大包,疼痛可想而知,她硬是用一只手挥舞着演完全剧,身体几乎虚脱。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巧缘从一开始的剧院临时工,逐步成长为声、色、艺俱佳的文武全才。她主演的戏也走出四川、走进北京、走出国门,特别是由她出演的《白蛇传》,剧中的白娘子通常由3个演员分别饰演,至少也有文武两个旦角承担,而陈巧缘却将这一角色独挑了下来,她饰演的白娘子形象完整、情感充沛,充分体现了一个名角儿的技能和实力。该剧一经上演便广受好评,成为当时一出“现象级”的川剧,在国外共上演76场,每到一地都会引起轰动。

笃行不怠 弘扬传承川剧文化

功成名就、蜚声中外后,陈巧缘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她始终将弘扬和传承川剧文化的责任扛在肩上,她说:“川剧这个古老剧种里储存着丰富的剧目,以及前辈艺人创作的无数优美曲牌和极富表现力的程式。上千年来,老百姓很多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受到戏曲的影响。我作为传承人,必须用责任、忠诚保护和发展这一艺术瑰宝,这比站在舞台上演出更具挑战性。”

陈巧缘不断排演新的川剧剧目,匠心打造出《尘埃落定》《红梅记》等,并以剧目工作室形式创排川剧《马前泼水》《卓文君》等,这些剧目皆受到一致好评。在她的努力推动下,这些剧目不断走上舞台,近两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陈巧缘还是尽可能多地开展戏曲进校园演出、举办戏曲艺术讲座等活动,推动川剧文化在更多人心里生根发芽,让他们在感受川剧文化魅力中陶冶道德情操,培育民族情感、家国情怀,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

陈巧缘积极探索,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App等新媒体传播渠道来提升川剧的影响力,深入挖掘川剧自身特色特点,进行视频创意规划和拍摄。截至目前,她已在个人账号上发布百余条短视频作品,浏览量达百余万次,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和推广作用。

为持续传承川剧优秀文化,培养更多的川剧新生力量,在陈巧缘的推动指导下,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积极开展培养梯队人才系列活动,在同部剧目中分别推出多个演出小组,安排青年艺术人才在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积极为优秀青年演员举办专场演出,为他们搭建更高的专业表演平台,持续为川剧艺术的传承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守正创新 用川剧讲好中国故事

谈到近几年的工作重心,陈巧缘深情地说:“我们要通过艺术创作,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

陈巧缘精心创排并领衔主演大型革命历史川剧《烈火中永生》,作为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2021年四川省主题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年度项目、四川艺术基金2021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以及成都市党史学习教育主题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烈火中永生》旨在通过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回顾党的革命历程,接受党的精神洗礼,反映共产党人勇于奋斗、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了演好江姐一角,陈巧缘重走渣滓洞、白公馆、华蓥山等革命遗址,接受沉浸式的红色洗礼,精心锤炼打磨细节,最终将江姐英勇无畏的革命斗争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截至目前,该剧已在四川、北京、武汉等地演出29场,并培养多位优秀青年演员挑大梁演出。

不忘初心 积极履行代表职责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陈巧缘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实际岗位和专业特长,扎实履行代表职责,大力助推党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主动为群众提供服务。

陈巧缘积极发挥代表引领作用,为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扩大两地川剧艺术合作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2020年11月初,陈巧缘与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演员们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涪陵大剧院连演6场,吸引了数千名观众到场观看参与,有效推动成渝两地文化交流发展。陈巧缘还很喜欢下基层为群众表演,她积极组织并带头参与惠民演出活动,不断将优秀剧目带到群众身边,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振人民精气神,还为营造良好的文旅市场环境,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