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博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来之不易的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

信念永留天地间

1919年8月,中国人试制成功的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模型。

水上飞机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早在99年前,也就是1919年8月9日,中国人试制的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便首飞成功。

作为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的诞生来之不易。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首次实现了人类飞翔的梦想。1910年,法国人费勃成功地解决了水上飞机的起降问题,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虽然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被列强瓜分的悲惨境地,但中国人没有放弃独立制造飞机的梦想,一批学生远赴国外学习航空技术。这些留学生对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的研制功不可没,其中以巴玉藻和王助最为著名。

巴玉藻和王助,前者被钱学森称为“中国航空之父”,后者被认为是“波音飞机之父”。1916年6月,巴玉藻和王助以优异的成绩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由于国内政局纷乱,他们毕业后选择留在美国工作,巴玉藻被美国通用飞机制造厂任命为总工程师,王助则成为波音飞机公司的第一任总工程师。至今波音公司在西雅图的博物馆中还有王助的铜匾肖像,并刻有“波音公司第一位工程师”字样。1917年冬,国内局势稍稳,巴玉藻、王助怀揣献身祖国航空事业的志向,毅然启程回国。经北洋政府批准,巴玉藻、王助等人于1918年2月正式在福建马尾船政局内创设我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海军飞机工程处”。他们集中优秀技工进行专业培训;筛选国产材料,测试物理性能;利用船政局原有的机器加工飞机部件。他们在简陋的条件下,终于于1919年8月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

“甲型一号”是一架单发动机双浮筒双翼水上教练机,木质机身,高3.88米,机体长9.32米,翼展13.70米,马力100匹,最大时速126千米,空机重量836千克,载重1063千克,飞行高度3.69千米,可航行3小时,航程340千米,乘员2人,可载炸弹4枚,其性能、质量不亚于同时代欧美各国的产品。

然而,闻讯而来的英国人在“海军飞机工程处”参观“甲型一号”后,却不屑一顾。1919年8月9日,福建马尾海岸,在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中,“甲型一号”的螺旋桨飞快转动,紧贴着水面快速滑行,腾空而起!“甲型一号”的起飞,有力回击了英国人的质疑。

(摘自《中国国防报》 文/林陈彬 张 苗)

“他是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而把死神留给自己的英雄。”这是人们怀念王传馥时常说的一句话。

1937年,王传馥参加革命,到八路军办事处学兵队学习,结业后到新四军工作。1939年3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他在皖南事变中不幸被敌人逮捕。他在狱中团结同志,坚持斗争,是中共茅家岭监狱秘密党支部负责人。1942年5月25日,王传馥组织狱中同志发动茅家岭暴动。为掩护同志安全越狱,他被敌人打伤,并再次被捕。1942年5月,王传馥惨遭敌人活埋,时年22岁。

下面这封书信是王传馥于1937年12月奔赴延安前,写给父母的信。

爸妈:

大场失守后,东战场再也不能乐观了……日军攻吴兴,菱湖也不成安全之区了,我想或者会搬到安徽,我也希望搬到安徽。

我是为了读书而离爸妈到上海来的,可是到现在读书也不成了,上海的环境也可想而知。我感到自己太无用,不能救国也不能助家,在现在的中国是不容(允)许这样的。

我现在立志到陕北……我相信那里能够造就我,报效国家。时间不允许我得到爸妈的允许而行,但我想是不需要的,(爸妈)一定允许我的。我深感长者之爱,但命运不允许我侍奉左右了,我是要远离爸妈了。也许将来还有见面的机会,也许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爸妈不必伤心……我下最大的决心达到目的,尽力打破一切困难。

敬祝

安康

再祝

我们得到最后胜利

传馥

……

1937年淞沪会战后,上海市区和苏南、浙北地区相继沦陷,王传馥所在的学校也被迫从上海搬到浙江。作为一个热血爱国青年,面对“再也不能乐观了”的抗战形势,他“感到自己太无用,不能救国也不能助家,在现在的中国是不容(允)许这样的”。朴实的话语背后,展现了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挽救国家危亡、献身抗战事业的民族大义。

到陕北去,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无数热血青年的人生选择。王传馥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信中写道:“相信那里能够造就我,报效国家。”真切的话语,展现了一个热血青年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人生理想。“也许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爸妈不必伤心……我下最大的决心达到目的,尽力打破一切困难”,表达了他立志救国救民、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

直到上海解放后,父母才知道王传馥牺牲的消息,二老痛彻心扉。父亲扶病执笔,记述了儿子的一生。

“回溯往事,凡有血肉,宁不伤心?然求仁得仁,传馥无憾焉。路阻音隔,此八年中家人无不相望。上海解放,正谓相见有日,然事与愿违,竟成永别。伤哉!乃述始末,以志永念。”

1941年年底,父母在长子王传馥投身抗日杳无音信的情况下,不顾时局之艰、战争之危,又坚定地送时年14岁的六子王传洪参加新四军。

这是一封家书,更是一封立志报国的“宣言书”,是王传馥用铮铮铁骨和一腔热血谱写的一曲青春之歌。他的生命尽管短暂,但他的坚定信念永留于天地间。

(摘自《解放军报》 文/曾 权 于 童)

〉〉〉

老照片

〉〉〉

钩 沉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