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湖北省秭归县人大代表邓邦红
■ 本报通讯员 郝光益 梅全喜
7月中旬,在刚刚基本竣工的湖北省秭归县两河口镇太坪村沙王公路上,男女老少正在这里协助施工队做工程收尾的事情,虽热浪袭人,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虽然这些都是工程队合同内的事情,可大伙儿还是心甘情愿地自发来出点儿力。”柑农郑家玉说:“我们盼了一辈子的沙王公路现在终于修通了,感谢邓书记为大伙儿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郑家玉口中的邓书记就是秭归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邓邦红。
太坪村颜家台村落是两河口镇集镇所在地,柑橘种植面积达333公顷,是全村的支柱产业。其中,有8公顷柑橘园因山势陡峭自然条件差且交通不便,长期以来老百姓只能靠肩挑背驮将鲜果运出大山,“豆腐耗成肉价钱”,经济效益可想而知,为此,早日打通这条公路成为老百姓最大的愿望。
其实,邓邦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早就有动议在该片柑橘园修产业路的念头,只是前几年,村落里45户、158名柑农为产业路的线路意见存在严重分歧,所以,修路的计划长期搁置。
今年春,全镇人大系统开展的“三在三争”“三进三访三聚力”实践活动如火如荼。邓邦红跟第一代表活动小组首先来到颜家台村落调查走访,进一步摸清了大多数老百姓的基本要求,就是国家投资帮助打通一条占柑橘树最少、收益面最多的公路。
“现在新修村级公路国家补贴工程所需费用,我们可以向上级申报争取,但工程所占的生产资料和农业设施等费用必须由受益户自行调剂解决。”在召开的群众会上,邓邦红阐明政策后,打通沙王公路的方案便一锤定音。接下来,邓邦红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一方面请专业工程技术员现场预勘察线路,拟定规划方案,为稍后受益户调剂柑橘树做一些准备工作。两个月后,太坪村颜家台村落沙坡至王家垭这段产业路新修项目计划终于获县有关部门正式批复。邓邦红第一时间便向大伙儿传递了这一喜讯。
随后,邓邦红请来技术员勘测线路,为施工做前期准备工作。经优化线路,此路需占19户0.3公顷柑橘园,必须尽快调剂到位。邓邦红会同村负责人制订调剂方案,经反复沟通,最终获得大多数老百姓同意,仅半个月时间,户与户之间就自发协商落实好了补偿事宜。大伙儿的思想统一了,修路的积极性就上来了,难事儿也好办了。沙王路新修柑橘产业路项目5月开始动工,于7月初主体工程就大功告成,现正在进行路面整修等收尾工作。
这条公路之所以进展顺利,工程质量一流,知道内情的人都明白,邓邦红功不可没。从修路动议、走访调查、拟订方案、测量线路到调整生产资料、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等,到处都能见到他的身影。柑农郑家玉说:“公路开工后,邓书记基本上每天都要来工地转转,只要发现哪个环节有质量问题,他都会立即叫来包工头现场整改。”
“实践证明,群众的事情只能由群众自己来办,必须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办成,这条公路既是一条产业路,也是老百姓的一条幸福路,通车后每年可给每户增收1000元以上……”邓邦红掷地有声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