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荣新 (内蒙古)
2022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以建牢政治机关、建强权力机关、强实工作机关、建好代表机关为目标,切实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彰显新担当、在践行“勇担当、走在前”光荣使命中展现新作为、在助推全县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作出新贡献,持续推动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建牢政治机关 擦亮忠诚底色
筑牢忠诚的思想根基。始终牢记人大是党领导下的重要政治机关,政治是第一属性,讲政治是第一要求。始终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精心打造“人大讲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进行专题讲座,解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市、县重要会议精神以及人大业务知识等内容,推动学习型机关创建走深走实。
扛起党组的政治责任。加强常委会党组建设,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坚持重大事项、重要工作、重要活动向县委请示报告制度,始终保证人大工作思路、重点举措与县委同频共振、与全县改革发展大局同向发力,做到一切站位大局、服务大局、维护大局。
落实县委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树牢全局观念,聚焦县委工作重点,紧扣政府工作难点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找准人大依法履职与推进全县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坚决做到县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确保县委各项决策部署通过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得到全面贯彻。
建强权力机关 擦亮人民民主底色
让每一项监督议题都充满民智。始终牢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做到为民用权、为民履职、为民服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原则,依托“双联”活动,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人大代表深入“一府一委两院”和乡镇“代表之家”、村“代表联络站”,通过开门纳谏、广听民意,征集监督议题,使人大监督更加符合全县发展大局和群众意愿。在“宁城人大”公众号代表履职平台上开通代表意见建议征集栏,邀请人大代表对监督议题提出意见建议,推进监督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
让每一个决议决定都代表民意。积极拓宽民主渠道,有序组织人民群众通过有效形式参与全县重大事项决策,确保党委和政府在决策、执行、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更好地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健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机制,完善财政预决算审查、审计流程,建立民生实事项目“群众提、大会定、政府办、人大督、代表评”闭环,制定人事任免任前考察、法律考试、供职发言、投票表决、颁发任命书、向宪法宣誓制度,确保人大履职行权各环节都充分尊重和吸纳民意。
让每一次审议监督都倾听民声。沿着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轨道,坚持邀请人大代表参与执法检查和视察调研,充分发挥代表倾听民意、汇集民意的作用,做到真发现问题、发现真问题,使人大监督工作更聚民意、更有力度、更见实效;坚持在调研检查前,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学习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提出的意见建议更具有针对性;坚持邀请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保证常委会会议在审议期间,列席单位能够回答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的询问,确保审议意见真正体现人民呼声和意愿。
强实工作机关 擦亮担当底色
锤炼履职过硬本领。人大干部既要强化“有为”观念,也要把准“善为”路径,更要提高“能为”本领。宁城县人大常委会以“三学三比”主题实践活动(学政治理论比担当、学法律法规比能力、学代表知识比履职)为抓手,坚持“政治学习每月一次”“法律知识每月一讲”“业务培训每月一课”制度,在每次常委会会议、执法检查、视察调研前对组成人员、人大主席、部分人大代表进行法律、业务培训,不断在学习中把握工作规律、精通人大业务,使自己在谋划工作时脑中有思路、在履职行权时手里有办法、在开展监督时心中有底气,能真正把人大的作用发挥出来、权威树立起来,用实干和实效争取党委的信任、政府的认同、群众的赞誉。
突出一线实干精神。人大处在民主法治建设的一线,处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线,处在保障民生、维护民利的一线。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出台的《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十二条措施》,努力践行“始终在一线”的实干精神,切实干好发展所需、群众所盼、人大所能的工作,真正把履职的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履职的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履职的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努力彰显人大干部求真务实、忠诚履职的良好形象。
凝聚强大工作合力。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树立一盘棋思想,广泛凝聚工作合力,不断加强与上级人大沟通联系,积极配合上级人大常委会完成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工作。坚持每年召开全县镇乡街人大工作会议,学习借鉴经验,相互弥补差距和不足,协调推进全县镇乡街人大工作。
建好代表机关 擦亮为民履职底色
深化一个载体。始终把依靠人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的要求贯彻到代表履职全过程各方面,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变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围绕宁城高质量发展和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部署要求,在全县18个镇乡街人大深入开展“助推宁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大代表勇担当、走在前”主题实践活动,积极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优化一个平台。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人大代表之家(站)规范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星级管理办法”,全力抓好县级“代表之家”,镇乡街“人大代表之家”、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提档升级工作,保障代表履职活动高效开展。本着集中、就近、便于组织开展活动的原则,将自治区各级人大代表按照专业特长进行混合编组,深入开展各级人大代表“进家、进站、进网格”活动,实现“家、站”从建起来到用起来再到“活”起来的转变。
完善一套机制。积极完善代表履职服务机制,制定《2022年县人大代表培训工作方案》,针对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采取举办“小型班”“快速班”“网上听课”“以会代训”的形式,切实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积极完善代表履职管理机制,通过健全代表履职档案,组织开展代表履职评议,探索建立代表履职激励和不合格代表退出机制,激励代表依法履职行权。完善代表建议意见的提出和办理制度,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建议办理满意度测评,推动代表建议高质量提出、承办单位高质量办理。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