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邢真真
自2003年以来,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人大代表陈禄荣就一直从事着服务群众的基层工作。从2006年“村改居”至今,他在社区工作了16年,期间先后担任过六和社区党委副书记、新和社区(筹)负责人、和平社区党委副书记, 2007年1月起连续担任坪山区第一届、第二届人大代表。历任六和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和平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
从2017年至今,陈禄荣共提出代表建议53件,涉及基层治理、道路交通、市容环境、文明素养、医疗养老、民生热点难点痛点堵点等领域,撰写人大金点子11条。他提出的《关于对行政一路进行综合整治建设宜居美丽街区的建议》《关于加强高层小区高空抛物问题治理的建议》分别获坪山区人大2019年、 2020年优秀代表建议。陈禄荣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坪山区大人“十大履职之星”; 六和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连续两年被评为坪山区人大2019年、2020年优秀联络站。
群众有急
坚持“两个一”原则
陈禄荣在履职过程中始终坚持“两个一”原则,即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其中第一时间尤为重要。2018年,因招商南北小区垃圾收集站建在招商幼儿园旁边屡遭投诉,导致招商小区垃圾无处堆放无法运出,当时业主凌晨1点多还在群里激烈讨论,陈禄荣二话不说,当场在群里回复业主,通知有疑问和顾虑的业主第二天到他的办公室去商讨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在他的协调推动下,该问题最终得以妥善解决,他随后提出了《关于解决招商小区及规划新建楼盘小区垃圾中转问题的建议》。
2021年10月的一个晚上,陈禄荣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手机微信就响个不停,原来是招商花园小区有居民反映老旧管网施工影响居民出行和休息。这个问题本可以等到第二天上班再处理,但陈禄荣还是坚持去现场了解情况,当时已经是晚上11点了。对此,陈禄荣解释说:“既是施工扰民,自然要立即去现场了解情况、拍照取证,争取尽早解决,千万不能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基于此,只要老百姓反映问题,他都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而每次问题解决好了,他仍然要到现场“回头看”,看看是不是真的解决了。陈禄荣今年在“代表解民忧”平台反映的54个问题,每一个问题,他都是这样做的。
群众有需
既为民发声又“死磕较真”
陈禄荣长期对人大履职工作保持着24小时在线状态,除了自身的为民情怀和对代表工作的极大热情外,还在于他坚持“死磕到底、持续发力”的工作原则。2022年6月,群众反映在和平路20-22号店铺门口有两个绿色电缆柜门锁损坏并长期无人管理,存在安全隐患问题。陈禄荣经“创新坪山”的“代表解民忧”渠道反映了数次都未能得到解决,这引起了他的思考。后经调研发现,仅在6月份人大代表通过“代表解民忧”平台反映与“三大运营商”有关的问题就达24件,而这些问题最终又放到社区解决。为彻底解决该民生问题,完善社区与运营商的沟通机制,7月28日和平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召开“代表议事会”,邀请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电信公司、联通公司和移动公司参加,共同就如何完善运营商沟通渠道展开探讨,最终达成问题解决方案,并顺利解决了和平路电缆绿柜无人管理的问题。期间,陈禄荣还向区人大递交了《关于建立民生诉求系统与三大运营商正常沟通协调和考核评价体制机制的建议》。
群众有难
及时跟进监督反馈
只要有空,陈禄荣便会到小区、城中村、街尾逛逛,他好管“闲事”且爱较真,垃圾桶脏了,他就打电话给保洁公司;电单车没放好,他会同商户说;墙壁脏了,他要找物业公司负责人……陈禄荣经常深入群众,和群众拉家常打成一片,在沟通交流中便会发现收集一些民情民意民生问题。比如困难家庭小孩上学难的问题、医保养老的问题、公交出行难的问题、物业小区治理难的问题,这些都成为他撰写建议、开会发言的重要素材。平时陈禄荣特别喜欢用“代表解民忧”平台反映民生问题,他说该平台简洁高效实用,解决问题很管用。据统计,陈禄荣在该平台反映问题累计超过80余件。
在陈禄荣任坪山区第一届代表期间,他带领六和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驻站代表共推动解决民生问题110个,其中重点民生问题34个。2018年通过《代表来了》栏目解决了坪山高铁站停车难问题,高铁站由原来177个停车位增加到615个。
在2022年7月18日代表活动月“助企兴业·人大同行”的“说民生话发展”座谈会上,群众反映了万丰城骑楼玻璃漏水倒灌商铺、建议将建兰街打造成为坪山老街美食休闲街区、华瀚生活区小孩申请学位难等问题。7月19日,陈禄荣便与职能部门相关人员一起前往现场视察调研,就商户代表反映的民生问题一一现场察看,并协商解决方案,及时将调研情况和结果反馈至商户代表和坪山老街商户微信群,实现人大代表与群众“零距离”沟通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