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博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千里行军践初心

​——记中国共产党办学于云南的第一所军事院校

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于1949年6月创建于江西南昌,1950年3月办学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内。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是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办校方针;“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办校校风;“培养人民解放军现代国防军军事政治干部”为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培训目标。

1949年7月20日,在江西南昌莲塘镇伍龙岗(原南昌乡村师范学校),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举行了开学典礼。开学典礼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司令员、校长兼政委陈赓作了讲话,勉励首期学员继承和发扬抗大的好传统、好作风,使自己成为一个忠诚的、勇敢的、守纪律的革命军人,并为首期学员题词——“努力学习革命知识,锻炼自己,为人民服务,为争取全中国的解放而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云南有这么一所军事院校,它诞生于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之中,创建于江西南昌,办学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内,这便是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它是中国共产党办学于云南的第一所军事院校,继承和发扬了红大、抗大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保卫边疆、巩固国防、建设云南作出巨大贡献。

部队打到哪里

学校就办到哪里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解放南昌后,兵团党委根据上级指示要求,作出“关于成立军大四分校的决定”,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为师级单位,归兵团直接领导,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校长、政委由四兵团司令员陈赓兼任。

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在南昌创建后,首次招收学员930人。一批文化程度较高、没有当兵经历的地方知识青年、学生、老师等成为首批学员。经过政治理论学习与千里行军的革命实践相结合教育,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圆满完成了把地方知识青年转变成信念坚定的革命军人这一历史使命。

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为解放全中国,党中央发出向大西南进军的战斗号令。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向前推进,部队打到哪里,学校就办到哪里,边行军、边学习、边战斗成为学校当时办学的主要特点。历时7个月零6天,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胜利完成了向大西南进军的任务。随着云南解放,1950年3月,全校师生到达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并在此办校。

培养学员

为建设大西南作贡献

学校迁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后,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计划进行正规训练和教学。由于当时云南刚解放不久,匪患严重,人民政权建立,改造国民党起义部队及其军官的任务繁重,加之这一时段国际形势复杂,邻国战场硝烟弥漫,海军、空军组建需要大批经过锻炼的知识青年。于是,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在云南招生后,一大批知识青年便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军事和政治学习。

1950年5月,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举行首期毕业典礼。校长陈赓勉励学员要把在学校学到的革命知识和受到的锻炼用到工作中去,为部队、地方政权的建立和建设作出贡献。同时,他还传达了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第二野战军兼西南军区政治委员邓小平概括的西南地区党政军群面临的“三大任务”:第一项任务要把九十万起义、投诚的原国民党军队改造过来;第二项任务要把西南各省六千万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发展生产;第三项任务把二野和西南军区所属六十万人民解放军战斗队变成工作队,帮助地方建立和巩固政权,搞好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西南地区的党政军群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管理好大西南,建设好大西南,保卫好大西南。毕业分配时,学员们纷纷要求到边疆去,到战场上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多次更名

推进正规化军校建设

奉中央军委的命令,1950年5月,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改称“西南军区军政大学云南分校”,隶属云南军区。西南军区军政大学云南分校是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的延续,校本部仍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内,校长、政委仍由四兵团司令员陈赓兼任。这一时期,西南军区军政大学云南分校主要任务是教育改造国民党起义官兵。

改造结束后,按照量才录用、各得其所的原则,除将级军官少数留在部队任职以外,多数集中到云南军区统一安排。后来,有的将级军官担任了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正副厅长和省、市政府参事室参事等职务,有的校尉级军官加入中国共产党,士兵中有的入了党并被提拔为干部。

西南军区军政大学云南分校完成历史任务后,按照第一次全国军校会议和军委关于将各大军区军政大学及分校改编为步兵学校的指示精神,军校又先后更名。

1951年2月,西南军区军政大学云南分校奉命改为“云南军区初级步兵学校”,同年4月,云南军区初级步兵学校又按照全国军校统一的序列,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步兵学校”。1952年7月,西南军区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精神召开学校整编工作会议,确定以第五步兵学校为基础,将贵州的第七步兵学校之大部合并到第五步兵学校,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步兵学校”,并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正规化院校建设,使学校成为模范部队。

1955年5月,国防部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步兵学校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步兵学校”,更改校名后继续沿用原第三步兵学校编制体制。1956年9月,军校从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北校场迁出。此后,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不再办学。

从“历史名校”到“红色军校”,从“革命熔炉”到“忠诚于党”,从军事学堂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每个办学时期都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办学风格和军事思想,也孕育了厚重的革命救国、建设国家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见证了近代中国革命救国的艰难历程和现代中国军事教育的发展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我们应充分用好这个红色基因库,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摘自《云岭先锋》 文/杨 竣 任传振 张玲玲 方世秋)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