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弟!父亲是老了!慈祥的母亲是死了!如果我们还不能自觉地努力,既无以上慰衰老的亲心,更何以对先母?忆我离家时,母亲含着一腔热泪,告诫我须学成早归。但我归来时,慈爱的母亲已经没有了!我们不能够再见着母亲了,孤苦的一群幼儿,虽然有父亲卵翼着,但是我们永不会得到母亲的怀抱了!我们的哀痛是永恒的遗留在我们的内心里,我们只有在向上的努力中,去忆念我们不能够再见了的先亲。”
这是云南第一位省委组织部部长刘平楷在1930年1月写给家中四弟的信,信中的一字一句,都表达出他感人至深和丰富细腻的情感。2022年是刘平楷烈士诞辰120周年,他的一生虽然艰难、坎坷、短暂,但他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永远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刘平楷1902年10月出生于云南省彝良县,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河南信阳、江苏南京、上海、湖北、东北、云南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历任中共豫陕区委常务委员,南京地委书记,满洲省委代理书记,云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等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地方领导人。
风起信阳
1924年秋,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以后,刘平楷受中共北方区委的派遣,赴河南信阳从事工人运动和党的工作。在他领导下,信阳铁路工人运动由低潮开始复苏,并日益高涨。
1925年夏天,经中央同意,中共信阳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刘平楷任书记。同年5月,中共豫陕区执行委员会成立,刘平楷任常委,分管信阳地区党的工作。“五卅”惨案爆发后,刘平楷、王克新等先后发展了一些在“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入党入团,党团组织规模迅速扩大。
1925年9月,刘平楷当选为河南省总工会委员,分管信阳地区的工会工作。在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为了促进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在刘平楷等同志的领导下,信阳地区的农民运动同样取得较好的成绩。他们一方面派人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一方面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信阳各地农民协会相继成立,其分会组织达50余个,会员5万余人,信阳成为当时全国开展农民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
奋战满洲
1928年年底,刘平楷接受中央委派,以特派员的身份和谢觉哉前往东北视察党的工作。就在他们到达的前一天,满洲省委遭敌破坏,省委主要领导人被捕。面对这突发的危难局面,刘平楷坚定不移地加速恢复组织,与各方面取得联系。在刘平楷等人的努力下,东北地区党的组织和领导机关很快得到恢复。
1929年1月,经请示中央同意,组成了中共满洲临时省委,刘平楷任省临委书记兼军委书记。1929年2月16日,中央批准正式成立第四届满洲省委,书记为王立功,刘平楷任省委常委。由于王立功在上海养病,由刘平楷代理省委书记。
在代理满洲省委书记期间,刘平楷面临许多困难和棘手的问题。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仍满怀信心地挑起这副担子。在刘平楷领导的新省委努力下,不久便先后整顿与恢复奉天市委、哈尔滨县委、抚顺特支、台安特支、沈阳区委、延边区委等32个支部,涉及党员254人。东北党组织的迅速恢复和党员队伍的发展壮大,有力地领导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在满洲负责巡视工作的谢觉哉对刘平楷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1929年4月底,刘平楷被调离东北返回上海待命。
血沃三迤
1929年11月中旬,刘平楷回到昆明。1930年春,中共云南省临委召开扩大会议,正式选举产生云南省委,刘平楷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1930年4月底,由于叛徒出卖,云南省委机关驻地连遭破坏,10多名同志先后被捕。同年5月5日,刘平楷得知敌人到处搜捕共产党人的消息后,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赶去通知省委机关的同志转移,却不幸被潜伏的特务抓捕。
刘平楷被捕后,起初敌人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党组织及其亲属曾设法营救他。就在他将获救时,叛徒认出了他,于是,刘平楷被作为要犯转移到省“模范监狱”关押。在敌人残酷的严刑逼供下,他义无反顾,宁死不屈,严守党的秘密。经过两个多月的审讯,敌人什么也没有捞到,最后以“赤化罪”判他无期徒刑。
在狱中,他鼓励难友们要保持革命的气节,并拟写了狱中学习提纲30条,组织大家学习,还讲授马列主义理论和在革命斗争中积累的实践经验。他把监狱当作新的特殊战场,真正表现了共产党员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英雄气概。
刘平楷被捕后,作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他给远在上海的妻子写信说:“如果我死了,不要悲伤,也不要为我守节,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解放而死,我心甘情愿。”
1930年7月,云南党组织在陆良组织武装暴动,虽未成功,但给了敌人的反动统治沉重一击。为了报复,7月26日,敌人以“为赤军代表,勾结迤南匪党,图谋不轨”的罪名,把已经被判无期徒刑的刘平楷秘密杀害。牺牲时,刘平楷年仅28岁。
(摘自《云岭先锋》 文/陈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