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最近,福建省晋江市梅岭街道梅青社区“党建+”邻里中心人大代表工作室常常有群众来“拉家常”。这个工作室,是晋江市人大代表,梅青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庄烜炜和梅岭第1选区的其他代表开展邻里纠纷调解、化解矛盾、构建和谐邻里的服务场所。
梅青社区“党建+”邻里中心人大代表工作室是晋江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推进全市“党建+”邻里中心人大代表工作室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晋江市人大常委会主动融入泉州市人大和晋江市委“党建+”邻里中心建设要求,创新同步推动设立“党建+”邻里中心人大代表工作室。
“我们要求各工作室注重‘党建+’邻里中心建设要求,围绕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定期组织驻室代表接待群众、走访调研、收集民意、宣讲政策,重点助推村(社区)、工业园区(开发区)‘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等 6 项优质服务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全面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和基层治理能力。”晋江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11月中旬,晋江已建成18个“党建+”邻里中心人大代表工作室,在建或列入建设计划的20家。
党建邻聚力,便民“零距离”。除了推动“党建+”邻里中心人大代表工作室融合建设外,在自身建设上,今年,晋江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支部积极与财政局党总支和融媒体中心党委创新策划了党建新模式——党建“邻”心圆。通过构筑“支部联建、服务联通、监督联动、品牌联创”的党建“四联”工作机制,以“联手服务基层、联心共同发展”为主要内容,深入永福里、梅山社区、黎山村等村(社区),联合开展基层调研、困难帮扶、财务指导、情暖重阳、“一堂好课”进邻里等活动,为机关党建注入新的活力,实现机关爱邻里、支部增效能的功能作用,形成了党建“部门跨界”“城乡一体”“机关联建”“监督并行”制度、经验和方法,成为机关党建“晋江样板”的生动实践。其相关做法还获评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评选三等奖,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人大。 (晋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