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东南,长治中部,太行西麓。有县因战国初赵襄子筑城于此,故名襄垣。襄垣因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英才辈出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中国千年古县”。
赓续历史,襄垣厚积薄发;奋进未来,“中国千年古县”正青春。
2022年,襄垣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干成了一批夯基垒台、蓄势聚能的大事要事,基层治理科学高效,县域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布局更趋合理、城乡建设提档升级、民生事业全面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健康平稳的良好态势。
“持之以恒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持之以恒推进大县城建设、持之以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之以恒推进创新发展、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持之以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之以恒保障改善民生、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稳定、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襄垣工作实际,创造性抓好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襄垣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纲挈领”,以九个“持之以恒”深度诠释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党建“立意” 统领基层治理篇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落实省、市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部署要求,襄垣县聚焦专项行动重点任务,精心组织、全面部署,专题研究、专班推进,以党建引领构建“县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运用系统思维,树牢“一盘棋”思想,倾力做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篇大文章。
高位统筹,襄垣县坚持把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作为“书记工程”,召开县、镇、村三级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部署会,县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专项行动事项,召开调度会议推动工作落实,28名县级干部包联29个村145户,全面践行“一线工作法”,解决治理难题。
事实为例,数据为凭。该县先后制定2022年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工作方案,编制《襄垣县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项规划(2022年—2025年)》,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奖励办法,并设立扶持资金1000万元、奖励资金500万元。同时,该县还成立襄垣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构建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为龙头,9个镇级交易中心和229个基层村级服务点为支撑的“1+9+229”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三级服务体系;建设数字乡村平台,依托宝峰湖沿岸农村综改试点试验区6个核心村成功经验,实现乡村有序自治和乡村资源价值最大化。
致力于推进“清化收”工作,襄垣县清理不规范合同1179份5183万元,化解农村债权36288.33万元,占74.77%,化解农村债务36661.16万元,占76.18%,新增地源5.1万余亩,收费1159.49万元。
聚焦基层社会治理关键“单元”,襄垣县持续发力促治理能力再提升——
该县按照“党建引领、多网合一、一网统筹”的思路,坚持“普通网格+微网格”,在社区划分226个普通网格、1113个微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226名,微网格长1113名;在农村划分346普通网格、2005个微网格,配备网格长229名,网格员346名,微网格长2005名,并在小区、楼栋、村委会等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建立党支部299个,党小组273个,实现普通网格党组织全覆盖。制定基层治理举报奖励办法,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动员全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风险排查等工作,大大拓宽了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了为民服务的深度。
该县大力整合县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政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各类管理服务资源构建多维融合服务中心,建设智慧城市数据化实战指挥平台,织密“全科智慧网格”,推动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
该县力推“1+9+X”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建设,专列补助资金30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50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22个,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银行网点、户外设施免费向新就业群体提供充电、热水、休息、药品等服务。
与之同步,该县着力健全完善城市基层党建县、镇、社区三级联动体系,制定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施方案、党建引领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工作方案,全县156个小区物业服务覆盖率达100%,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达100%。深入开展“党建聚邻一家亲、暖心服务共为民”活动,建立三级包联制定,健全网格防控体系,摸排重点人群2.9万多人,开展走访关爱活动1200余次,用实际行动筑牢居民群众家门口的“安全防线”。
产业“切题” 注解转型发展篇
锐意转型,蹚路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产业“破题”,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近年来,襄垣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大项目支撑大发展,围绕“一区两园三主导两示范”产业布局,精准谋划、靶向招商,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构建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注解转型发展大文章。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襄垣县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发挥经开区支撑引领作用,在襄垣经开区范围内建立现代焦化、精细化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10个园中园和1个能源基地,推动主导产业集聚壮大和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创新突破,创建最优营商环境。该县大力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多项政策措施,持续巩固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全程“保姆式”“代办制”服务。同时,该县不断完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采取PPP、特许经营等模式,开工建设园区道路、污水管网、变电站等配套设施,着力提升经开区承载能力,通过资源招商、产业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引进实施重大项目,推进潞安180、瑞恒化工、金烨焦化、金鼎焦化等一大批链主企业落地、投产、达效,形成了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工业格局。
强链补链,打造发展强劲引擎。襄垣县重点围绕“链主项目”潞安180和鸿达、金烨500万吨焦化,泓通20万吨乙二醇,拉长新型煤化工产业链条,推动总投资18.95亿元的4个项目投产达效,总投资83亿元的2个项目签约落地,形成了260亿元产值规模的产业集群。特别是2022年新谋划实施的总投资183亿元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积极对接总投资500亿元的“钢焦化氢”一体化项目,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都具有标杆意义。
扩大投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襄垣县高位推动、持续发力,由县发展改革和科学技术局牵头,组建基础设施专班,引导带动投资、增强发展后劲,共谋划42个项目,总投资506亿元。
加快新基建布局,襄垣县继续推进5G基站建设,在2022年实现县城区全覆盖基础上,力争今年实现各镇、重点工业企业5G全覆盖。依托智慧城市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馆,新建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产业数字化提供有力支撑。完善经开区基础设施。采取PPP、特许经营等模式,开工建设园区道路、污水管网、变电站等配套设施,着力提升经开区承载能力。
目前,襄垣县高新技术、固废综合利用、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群持续壮大,多元支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文旅“承题” “润色”乡村振兴篇
乡村变花海,湖光山色里开出致富花;老房变民宿,好风景带来“好钱景”;田园变“乐园”,鼓了乡亲们的“钱袋子”……依托丰富多彩的田园风光,襄垣县成功激活乡村资源要素,农文旅融合发展,释放乡村振兴活力。
据悉,襄垣县紧紧抓住被财政部列为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的发展机遇,集中布局“一产三产深度嵌入、农旅文旅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和特色品牌种养示范区,依托“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宝峰湖优势,选择宝峰湖周边生态环境优美、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较大的16个村作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力推进农村综改试点试验与乡村振兴工作。
在探索实践进程中,近年来,该县完成全域旅游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以仙堂山、东湖公园、“襄缘·花海”等重点景区为支撑,拓展襄垣“夜经济”,打造市民中心文化会客厅、文旅融合打卡地,持续抓好环宝峰湖旅游产业带项目建设,强化“襄约·潮屿”“襄遇·栖居”“襄缘·花海”三个单元板块的协同畅通,最大限度发挥项目整体竞争优势,实现一三产、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功能完备的文旅康养地,叫响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湖光山色·花漾襄垣”旅游品牌,努力形成“快进慢游深体验”文旅格局,让襄垣成为“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短途游、近郊游首选地”,不断提升襄垣文化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
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襄垣县不断加快发展尖椒、米槐、饲料玉米等特色种植业,积极推进东方希望50万头生猪养殖循环产业链项目,大力推广“种—养—沼—加”循环生态农业,全力建设生猪养殖大县、肉鸡养殖大县,带动全县一产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行“五+五代两自主”模式,全部消除10万元以下村,创建平安村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建华村集体资产代营等示范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增值、受益,率先蹚出了一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重点扶持以林盛果业、天下襄为代表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实现由卖初级农产品向卖高附加值农产品转变,加大建设绿色有机旱作农业示范镇、示范园,使全县“特优”农产品名气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销路越来越广、带动越来越强。
民生抒怀 “落笔”百姓福祉篇
“要抓紧抓好稳就业工作,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扎实推进健康襄垣建设,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这是襄垣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强调的“九个持之以恒”之一,也是该县“落笔”百姓福祉篇的深度续写。
襄垣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用县委、县政府的“辛苦指数”换取襄垣人民的“幸福指数”。
全面推进城乡建设,襄垣县打造了一批精品工程、亮点工程,城乡巨变,让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目前,襄垣县城建成区面积20.6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40.09%,绿地率36.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21平方米,三项绿化基本指标均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强化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襄垣县组织全民技能提升培训,落实各项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举办“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专场、网上招聘等线上线下人才招聘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
持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襄垣县先后建设县中医医院、县人民医院朝阳院区等,新改扩建多个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所 ,畅通健康网报系统,搭建乡镇卫生院云HIS平台,分批采购先进医疗设备,基本实现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持续加强医联体和重点学科建设,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目标。
实施妇女儿童重大疾病防治项目,襄垣县免费提供适龄儿童牙齿窝沟封闭服务,12至15周岁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依托智慧城市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馆,襄垣县新建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产业数字化提供有力支撑。启动县城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图书馆、美术馆“五馆”建设;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危房改造、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深入推进;“森林村庄”“美丽乡村”“法治乡村”不断涌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步伐不断加快。
,只争朝夕向未来。新的一年,襄垣县将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发展信心、加快发展步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付诸行动、见于成效,奋力谱写襄垣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踔厉奋发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