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2023年全国两会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深关切,化作各地真抓实干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落细一张张“民生清单”,兑现一条条“幸福账单”,只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完善、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兜住兜牢兜好民生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强调,“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
“我们街道党员干部责无旁贷。”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河滨街道党工委书记袁姝从北京回来后,就开始走街入户、上门摸排的工作。
对辖区内困难人群及低收入人群开展清单式排查和台账管理,对低保边缘户进行动态监测……“要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才能切实做到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袁姝说。
“以前想去遛个弯,都得家人陪着。现在政府对市政道路和公共卫生间坡道都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我们出门方便多了。”家住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汽配社区的残疾人焦文发说。
一段时间以来,灞桥区提升了15条道路的无障碍设施,解决无障碍问题点位98个,修复和改造盲道28.5千米,以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疾人生活出行、融入社会提供便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我们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对未来工作方向认识更清晰了。”灞桥区残联理事长朱明理表示,关爱残疾人不仅需要提升硬件设施,更要打造“软环境”。下一步,灞桥区将更好落实各类残疾人优惠政策,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生活有保障、有尊严、有价值。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蔡家岗中学教师麻小娟刚从北京回到学校,就走进孩子们的宿舍。
学生中有不少是留守儿童,为了给孩子们家人般的陪伴,麻小娟不仅坚持每晚与孩子们睡前交流、讲故事,还广泛收集全校留守儿童信息,以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需求。
作为全国第一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城市,常德市建立以社工专业服务为支持,以个人-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方面为着力点的“1+N”全方位精准服务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通过学业帮扶、兴趣拓展、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等服务方式,促进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在全国两会上,保障儿童合法权益成为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麻小娟表示,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她将和同事们一起对本地留守儿童的重点心理问题等进行调研,为进一步做好儿童权益保障工作提供支持。
着力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让我们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充满信心。”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区滨河社区党总支书记于岚说。
最近68岁的社区居民张亚洲腰病复发,在家中通过“一键呼叫”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表达诉求,志愿者很快就将热腾腾的饭菜送上了门,一天三顿饭只需20元。
近年来,滨河社区不仅开办了长者食堂,还建起社区诊所、中医理疗室、老年活动室等,让老年人享受到“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带来的便利。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