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 本报通讯员 薛睿杰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征程。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4月3日,党中央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重点举措,对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作出部署、发出号令。

按照中央和市委部署要求,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主题教育与主责主业“两手抓、两促进”,坚持以首善标准全面推进机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在大兴调查研究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服务工作大局中彰显制度优势,推动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将焕发出来的学习热情转化为高举旗帜、维护核心、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强大动力,信心百倍投身新时代人大工作火热实践,为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北京篇章、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贡献人大力量。

加强领导指导

抓紧抓实系统推进

在北京市委统一部署下、在市委第五巡回指导组督促指导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全面加强对机关主题教育的组织领导,审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开展动员部署,推动责任分工、机制保障和目标任务落实,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担当作为的实际成效,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4月13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秀领委托,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齐静作动员讲话。市委第五巡回指导组组长陈涛到会指导。

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市委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深刻认识主题教育对于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根本任务,“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5个具体目标,落实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5个方面工作安排,贯通起来、贯穿始终。着力解决理论学习、政治素养、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6个方面突出问题,增强以高质量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能力,确保主题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开展。

动员会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和各党总支、党支部迅速行动,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等部署落实工作,确保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创新方式方法

深学细悟把握理论精髓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深入推进主题教育,围绕“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怎么做”,坚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重要措施衔接起来,整体推进,贯穿始终,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头,创新方法,开好辅导课,举办读书班,落实“周进制”,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深化学思悟践,以理论清醒坚定政治清醒,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量扎实推进。

“六个必须坚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系统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场观点方法,是深刻理解这一科学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4月18日召开的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大会,邀请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主题讲座,引导党员干部深刻把握每一个“必须坚持”的特定内涵和构成的整体意义,牢牢把握“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自信自立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特质”“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逻辑”“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崇高境界”,把“六个必须坚持”全面落实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开展工作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

4月17日至21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交流研讨新时代人大工作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坚持原原本本学,通过集中自学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研读《习近平著作选读》等书目。坚持联系实际学,立足主责主业,通过学习教材和观看讲座视频等方式,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交流研讨学,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机关党组成员深入交流研讨,为提升人大工作质效出实招、献实策,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贯彻到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各工作机构党支部坚持领导带学、个人自学、支部共学、专家教学、分层研学、实战检学形式,丰富“三会一课”内容,用好“北京人大”网站和新媒体等线上学习资源,迅速掀起了学习热潮。

注重真抓实干

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主题教育和主责主业“两手抓、两促进”,以调研开局,以调研开路,努力把学习和调研成果落实到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中,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展现主题教育成果。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持之以恒关注民生“七有五性”,既关注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也关注这些问题形成背后原因,“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家的困难,把群众的困难估计得最充分”。推进院前医疗急救条例执法检查,关注“会不会有群众因为担心费用而放弃拨打120”“会不会因为调度员误判而该出车不出车”等问题,论证“120能否统筹各方面力量,像110一样,‘逢警必出’,5分钟到位”“明确实时全额报销,对困难群体全额救助”等。

把“难点”变成“亮点”、把困难作为发展的突破口。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在中轴线文化保护条例执法检查中,用不到20天的时间,对皇史宬、万宁桥、先农坛等十几个重要点位实地调研4次,走进什刹海街道代表之家听民情,着力弄清保护措施和资金保障“实不实”、公众参与途径“通不通”、跨区协调体制“顺不顺”等问题。“拜群众为师,拜基层为师”。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3月底以来,北京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聚焦立法监督议题,“身至”基层工作一线,“心至”群众“急难愁盼”,就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通过走访调研和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充分听取来自全市学校、社区、农村、网信等基层代表意见,深度研讨“未成年人周边风险大,却缺乏维护自身权益能力”“学校社区没有常态化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宣传设施,也没有家庭教育、家风建设引导机制”“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流于纸面,没纳入日常教育和考试体系”“当事人遗弃未成年人现象屡有发生,缺乏保护机制”等现实问题。

就外商投资立法调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国内外政策比较研究,广泛汇集16区实践经验,就数字经济、“两区”建设、就业促进等立法、监督、建议督办等工作实行“开门立法”“开门监督”“开门履职”,以群众智慧推动各项工作“向前一步”。

大兴调查研究,关注的是首都发展与民生改善的“急难愁盼”,根本目的是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题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坚持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脚点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懂弄通做实,落脚点在做实。要坚持人民至上,知难而进,更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活动,提升学习、调研、审议的质效,切实把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作为主题教育的具体行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