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建议追踪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聚焦民生“菜篮子” 助力菜市场华丽升级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人大代表关于农贸市场提升改造的建议办理侧记

■ 本报通讯员 张俊

菜市场是一座城市中最具“烟火气”的地方,一端连接田间地头,一端连接千家万户。菜市场不大,却满载民意;菜篮子虽小,却紧贴民生。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人大常委会相南街道工委重民生顺民意,紧紧围绕菜市场改造提升这个重大民生工程,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助力按下改造提升“快进键”。

鹰山路菜市场坐落于相南街道,属于商住一体的室内农贸市场。该市场虽于多年前实施分区改造提升,但至今也已近十年,加之早期建设改造缺乏长远规划,存在基础设施陈旧、卫生环境差、管理不规范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街道卫生状况。

2022年11月,相南街道人大工委在西城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相山区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时,有群众反映鹰山路菜市场内的设施陈旧老化,地面严重破损,排水、排污管道老旧,私拉电线现象严重,服务功能滞后,存在安全隐患。一些流动小贩的临时摊位随意摆在市场周边,不仅造成环境脏乱差,也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出行。

为市民营造良好的购物体验,并提升市容市貌,打破传统农贸市场的经营方式,对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已刻不容缓。朱超武、刘加连、张强等相山区人大代表经过实地调研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后,围绕改造市场基础设施、完善管理制度、维护环境卫生、保障改造资金等方面,在2023年1月15日相山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鹰山路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升级的建议》,建议对鹰山路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严把升级质量关口。政府部门可考虑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并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强化管理,提档升级,对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方案进行严格把关,务必达到改造升级后的效果。

2023年4月,相山区政府将鹰山路农贸市场纳入文明菜市场改造提升行动范围,按照“一菜市一方案”,对农贸市场内部公共卫生间、水产区、下水道等7项内容进行改造提升。整改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刘加连等区人大代表定时到施工现场察看,督促整改进度。经过这次整改,鹰山路农贸市场的环境、卫生、食品安全都得到了保障,市场内乱搭乱建、旧的灯饰招牌被拆除;地面除了硬化还重新铺设排水管道,有效避免了下雨天地面积水的问题;对操作台以及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喷漆改造,完善了市场分区管理。

该农贸市场经营面积1800平方米,摊位150个,规范菜市场交易区和功能区,设有水果、蔬菜、豆制品、熟食、米面油、水产、禽类等农副产品经营摊位,科学布局,干湿分区、生熟分离,分门别类。市场活禽经营区实行全封闭,且每一活禽档口均实现存放、宰杀、销售三区域分离,并配备独立的通风换气装置。改造后的菜市场排水排污渠道通畅,公共卫生间设施干净整洁、无明显异味、无垃圾污水污迹,通风设施完善,消防设施、无障碍便民设施齐备,经营户统一悬照亮证经营,让广大市民的“菜篮子”体验更加舒适、放心。

“农贸市场焕然一新,道路干净整洁,货品排列整齐,就连这遮雨棚都规范统一,看着就舒心。”

“市场更换了下水道,每天早晚清理,现在环境更美了。”

看着停放整齐的车辆和干净整洁的市场环境,市民们舒心地笑了。大家为相山区人大代表倾听群众诉求、关注民生实事、积极为民发声、勇于担当作为的行动点赞喝彩。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