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 春 (安徽)
“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明确要求,开展好代表视察活动是“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的组成部分,安排好代表视察活动不仅是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体现,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体现。笔者认为,提升代表视察活动实效应注重把握以下几点。
科学确定内容
提高视察的针对性
人大常委会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科学合理、精挑细选地确定代表视察内容。要围绕法律、法规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的贯彻实施情况;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审议议题和监督事项,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情况,充分利用媒体、网络、调查问卷、座谈会、走访代表等形式,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加强与“一府一委两院”的沟通联系,主动征求“一府一委两院”的意见建议来确定视察内容。这样就能避免视察时安排内容随意、抓不住重点和主要矛盾等现象出现,提高代表视察的针对性。
完善视察方式
增强视察的实效性
各级人大常委会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代表的视察方式,增强代表视察的实效性。一是采取“四结合”的方式安排代表视察。即采取“固定地点与机动地点相结合”“听取汇报与随机走访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陪同与无陪同相结合”方式,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情况,使视察更具实效性。二是精心选择每次参加视察的代表。对于确定的视察内容,人大常委会要注重选择在职业上与视察内容相关的代表参加视察。三是做好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的联系安排工作。代表视察时提出约见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要求后,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应认真审查代表提出的约见内容,如符合要求应及时做好沟通、联系安排工作,尽快落实好约见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并做好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及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的公开工作,接受全社会监督。四是支持代表持证视察。应根据代表持证视察的要求,及时给予联系安排,积极引导代表对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进行持证视察,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五是督促代表视察意见的办理落实。代表视察结束后,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应及时将其归纳整理,转交有关机关、组织研究处理。
做好保障工作
确保视察的有序性
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切实做好代表视察的服务保障工作。一是对代表进行全面系统培训。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制定本级人大代表培训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对代表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代表掌握执行代表职务必备的法律知识、人大制度理论知识和履职技能,为代表视察做足前期准备。二是做好代表视察的宣传工作。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对代表的视察情况及相关部门办理代表视察形成意见建议情况的宣传报道,提高全社会对代表法及代表视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全社会尊重代表的视察权,为代表视察提供各种便利。三是建立健全代表视察制度。各级人大常委会要根据代表法和有关法律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在认真总结代表视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代表视察制度,明确规定从视察议题的选定到视察意见的反馈等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和具体内容,为高质量开展代表视察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