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地方人大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不负人民重托 奋力担当作为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两周年工作综述

2022年12月13日,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开展2022年度人大代表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集中视察活动。

时间是前行者,也是见证者。2021年10月14日,党的历史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史上首次中央人大工作会议胜利闭幕,而在同一天,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正式宣誓履职。铮铮誓言践忠诚,拳拳初心担使命。换届以来,在西湖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人大常委会聚焦全区发展大局,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依法履职尽责,各项工作硕果盈枝。

这两年,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37项,作出决定决议38项,提出审议意见27份,组织执法检查6次、专项工作视察10次、专项监督评议2次……

这两年,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历史上首次迎接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来机关视察,首批入选江西省人大常委会预审工委基层联系点,南昌市人大常委会星级代表联络工作站获评率全市第一,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持续站稳全省县区人大第一方阵,唱响“幸福圆桌会 人民来作主”主题活动品牌……

一场场视察调研、一次次监督评议、一份份意见建议,留下西湖区人大常委会两年来开拓创新、履职尽责的坚实足迹。

紧跟“党之所指”

筑牢思想之基

两年来,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始终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突出思想引领、扛稳政治责任、服务中心大局,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入脑入心。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来学习、“第一遵循”来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来落实,共开展党组集体学习35次、机关集体学习21次、专题研讨15次。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和省委推进会、市委部署会、区委工作会精神,在南昌市人大常委会设立40周年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贯彻执行党的领导见行见效。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向区委书面或口头请示报告重要事项、重点工作、重大问题38件次,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61人次,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区人民的共同意志。围绕招商引资、重大重点项目、“千名干部访千企”等工作开展挂点帮扶,确保人大各项工作与区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推动省市主题活动走深走实。贯彻落实“两个联系”工作要求,紧跟省市人大工作部署,组织人大代表聚焦“‘六个江西’建设、争当‘四个表率’”主题和“五带头五促进”主题开展系列活动,组织人大代表参加“幸福圆桌会 人民来作主”主题活动,开展党的二十大知识竞赛、金句诵读、宣讲沙龙、红色走读等活动,不断加强和完善“双联”工作,深入推进“四个机关”建设,把党对人大工作的要求体现到履职各方面。

紧扣“发展所需”

彰显监督之力

两年来,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大局,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制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创新人大监督方式,有力有效助推全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福祉改善。

财经监督有力有效。持续发挥区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平台作用,示范建设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基层联系点;对人大代表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资金、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建设资金进行专项审查;听取和审议计划执行情况、预决算执行情况、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等专项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建议,守护好人民的“钱袋子”。

民生改善用情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开展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工作,建立常委会分管领导牵头的监督工作小组,每月走基层、看实地、问进展,持续推动学校网点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水环境治理、断头路打通等30项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着力解决一批辐射广、见效快,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部门联动依法依规。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不断加强对“司法为民”的工作监督,听取区监委整治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工作情况报告;围绕区法院少年家事审判、金融审判、“诉事速办”,区检察院的认罪认罚、司法救助、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等工作开展视察调研;开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专项行动监督评议,营造风清气正、干净担当、为民执法的氛围。

专项工作抓实抓细。按照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办法的规定,有计划地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项工作视察调研280余次,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150余篇,听取和审议社区老年人用餐服务、就业见习、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文旅融合发展、海绵城市建设、物业社区行等30余项专项工作报告,提出审议意见或意见建议100余条,有力地推动了区政府相关工作扎实开展,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紧贴“民心所系”

履行代表之责

两年来,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始终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切实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抓基础、建机制、勇创新,推动代表能力提升、代表履职提质、建议办理提效。

加强工作站室建设。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星级创评,获评市五星级示范站5个、四星级工作站1个;首创“联络站+行业”模式,在楼宇企业和餐饮行业,打造华龙国际大厦人大代表联系点和市、区人大代表(餐饮行业)联络工作室及十大主导产业行业协会代表联络工作站,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迭代升级,完善基层立法联系点、基层预算联系点建设;发挥工作站室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作用,在江西率先建立街道议事代表会制度,打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提高建议办理质量。健全完善代表建议办理“双审核、双签字、双建账、双销号”闭环管理工作机制,优化完善代表议案建议提出、交办、承办到督办等各环节,对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4件C类件建议启动第三方评估工作,努力使代表建议转化为促发展、惠民生的政策举措。两年来,共完成242件代表建议的整理和交办工作,对其中69件建议议案进行重点督办,推进一批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

创新代表活动形式。加强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系,丰富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方式,深入开展“幸福圆桌会 人民来作主”主题活动,收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1600余个。持续开展困难群众“代表认助”、文明创建“代表认领”、辖区企业“认亲”活动,积极动员人大代表参与志愿服务、奖学助学、捐款捐物等活动。制订代表培训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对辖区内420名省、市、区人大代表及人大工作者进行培训,编印代表履职口袋书,切实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

紧随“政之所期”

打造精干之队

两年来,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始终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工作状态,立足“四个机关”定位,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常委会及机关自身建设水平。

加强作风建设。围绕党史学习教育、“4+X”作风专项整治、“股长”作风整治等,集中整治“假慢怕庸散”和“浮浮先生”“好好先生”“南郭先生”“传花先生”等突出问题,大力开展“股长”作风整顿,大力弘扬“脚上有土、心中有谱”的工作作风。每月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通报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鼓舞干部士气、压实工作责任、督促整改落实,全力推动人大工作务实高效。

促进能力提升。定期开展“书记讲党课”活动,加强思想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在“比学赶超”中激励机关干部干事创业能力;通过上派下挂、跟班学习、以干代训、抽调工作等形式,选派机关干部到疫情防控一线、文明创建实地、招商引资前沿进行锤炼,不断增强机关干部综合素质和实干本领。

完善制度机制。修订完善党组工作规则、“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事业单位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数字人大管理办法,成立西湖区数字人大建设推进专班,完善江西数字人大3.0版西湖分厅建设,保障机关运行高质高效、工作落实有力有序。

唱响人大声音。修订人大宣传工作制度,完善人大宣传评优评先办法,举办“学深悟透二十大 踔厉奋进新征程”通讯员培训班;编印公报、年鉴、调研文集、《西湖人大》等内刊,组织拍摄《踔厉奋发 踵事增华》和民生实事专题片,在《中国人大》、全国人大网站、《新华每日电讯》《江西日报》等各级媒体发布稿件3000余篇。

回首方知行渐远,登高振奋再向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定将不负人民重托、无愧伟大时代,依法履职尽责、奋力担当作为,用生动实践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内涵,奋力开创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西湖”、实现“三区”战略目标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应红忠 喻辉云)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