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情民意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多场新闻发布会

本报讯 (记者赵礼秦 见习记者 赵 烨) 连日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多场新闻发布会,围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设经营主体集聚平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主题,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了详细介绍和深入解读。

10月9日,在“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五场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介绍说,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首批确定杏花村汾酒、定襄法兰、太谷玛钢等10个省级重点专业镇,并同步确定了云州黄花、晋源花卉、潞城碳基材料等82个市级专业镇。二是着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全面开展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五年攻坚行动,2023年1至9月,全省县城开工改造老旧小区606个,完成县城雨污分流改造438千米,县城市政道路新建改造已开工419千米。推进“四好农村路”路网延伸、提档升级、融合发展、消危平安、旅游公路建设提速等5项工程。截至2022年底,全省91个县(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1万千米,占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的83.5%。91个县(市)中,86个县(市)实现了通高速。普通国省道县(市)覆盖率达100%、乡镇覆盖率达到74%。三是积极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逐步提高群众获得感。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学校布局,加快公办幼儿园、寄宿制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推进县域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国率先开展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加快完善区域一体、上下联动、信息互通的新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模式。四是全面推进环境设施提级扩能,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编制完成《山西省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2023年修订)》。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100%。29个县(市)通过共建共享方式实现了焚烧处理,剩余62个县(市)在未来五年内分阶段实施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全省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49座,其中72%的污水处理厂在县城,日处理能力达到206万立方米。

10月10日,在“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六场发布会上。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全省建设经营主体集聚平台的有关情况。

近年来,各级围绕“扩数量、提质量、增效益、优结构”,精准发力、靶向攻坚,全力推动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一是打造“十大平台”,促进集聚发展。工作专班积极推动各市、各部门出台配套支持政策,着力打造经营主体集聚、集群发展的“孵化器”。二是实施“六项行动”,提高发展质量。推动“个转企”。在大同、运城开展试点,“真金白银”给予奖励,截至9月底,“个转企”已达1291户。推动“小升规”,全省规下重点企业培育库收录企业1645户。推动“规改股”,累计培育“规改股”1895家。推动“股上市”。积极推荐全省146户中小企业进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培育“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企业。全省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35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87家。优化涉企服务。重点选取50件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编制集成服务办理标准,全面深化“一件事一次办”。209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省市两级及30%左右的县(市、区)实现政务服务超市“7×24小时不打烊”。上线运行全省统一的涉企政策服务平台,实现涉企政策发布、匹配、精准推送“一站式”管理。截至9月底,平台共发布各类涉企政策2703条,上架可申报、可享受奖补事项406项。三是紧盯问题治理,解决发展难题。紧盯促进经营主体发展壮大“48条”“78条”中56项奖补政策落地,督促各级各有关部门完善机制、加快兑现,目前已兑现到位46项,2.5万个项目或企业、个人获得奖补资金31.82亿元,问题解决率达95.38%。

10月11日,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七场发布会上,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主要做法有: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定期调度,并成立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省市两级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工作机制,推动责任落实。二是优化发展环境。建立按季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今年以来,已分三批推介投资项目260个,总投资3693亿元,计划引入民间资本1844亿元。三是强化要素支撑。今年全省工业类开发区将实现工业用地全部以“标准地”形式出让。认真落实国家税费优惠政策,最大幅度减征“六税两费”。1至7月,全省民营企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13.77亿元,占全省总量的62.69%。建立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评价工作机制,深化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省市县一体化运营改革。截至8月底,全省融资担保机构在保余额达840.27亿元,同比增长71%;银行业机构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572.83亿元,较年初增长13.02%。四是深化政企对接。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机制和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工作制度。省政府办公厅企业家服务处正式挂牌,负责联系服务企业家工作。今年以来,全省各部门组织举办了“2023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创新年会”“津企山西行”“沪企山西行”“山西商会节”“晋商企业家节”等多场活动,积极助推政企沟通对接。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