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文婧 通讯员 唐海玲
山东省日照市旅游资源富集,三个区县已成功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业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高品质文化旅游产品的消费意愿日益增长,对文旅消费的内涵、品质与体验提出更高要求。但是,旅游业整体发展和资源开发水平不高、旅游要素培育不充分、旅游业态不丰富等问题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日照市文旅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近年来,日照市各级人大代表密切关注全市文旅产业发展,集中掀起“头脑风暴”,共谋“文旅+”产业提档升级,为日照文旅大发展加码发力。
▶重振文旅产业其时已至
21名人大代表为旅游业发展建言献策
“日照是座旅游城市,三年疫情旅游业遭受巨大损失,但全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却从未止步。目前,我们的旅游公共基础设施持续完善,高端酒店、特色民宿蓬勃发展,一批新的旅游项目建成启用,全域旅游亮点纷呈。全市旅游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重振文旅产业势在必行。”山东省日照市人大代表史素娟动情地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随着文化产业持续转型升级,产业向个性化、多样化、重体验等方向发展,多层次市场需求催生出更多新业态,不断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日照有山、有海、有文化,是一座自带流量的城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突出。在参加日照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相关视察、调研活动中,代表们发现,日照市旅游产业在这几年仍然存在产业发展层次不高、优质产品供给不足、营销缺乏深度广度、新兴市场拓展不够等问题。
针对新业态、新情况,代表们心系发展大局,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充分调研,围绕日照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多次讨论交流,广泛征求并总结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在2022年12月召开的日照市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史素娟、闫早宁等21名市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支持莒县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议》《关于在地文化在经济发展作用的建议》等12件建议。
“日照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比如说城市大脑,有一次上海的企业家来日照,看到城市大脑就非常震撼,想不到日照还有这么好的地方。既然我们有这么独特的资源,那就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如果是场次受限,就应该想办法进行优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日照,这是对一个城市及城市旅游业很好的展示提升。”日照市人大代表安霞说。
作为一名在海边出生、渔村长大的日照人,市人大代表闫早宁对日照传统渔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生活工作之余,我时常回想起记忆中渔村、渔民、渔船的场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记忆当中的这些事在逐渐消失,甚至几年前渔业生产的一些物件都找不到了。”如何才能把老一辈的习俗文化和精神保留下来,更好地保护、利用、传承、深挖当地渔业文化,是闫早宁关心的问题。他说:“日照有着168千米的海岸线,渔业捕捞历史悠久,分布着很多靠海为生的渔村、渔民,这些渔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形成了很多的经验及渔俗文化。这种精神、这些文化一直在支撑和激励着我们,让年轻一代追寻父辈的脚步,不忘老一辈的斗争精神,踏浪前行,这也是我提出相关建议的初衷和目的。”
▶人大跟踪督办
集中面商为日照文旅发展赋能
2023年3月,日照市人大常委会将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文旅发展的12件代表建议向市文化和旅游局进行了交办,其中主办6件,分办4件,会办2件。
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印发了《2023年人大建议办理工作明白纸》,对建议办理的时间进度、任务分工等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调研、走访、电话、微信、邮件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沟通,主动邀请代表参与到建议办理的全过程。市文化和旅游局结合建议所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在复苏文旅产业、创新宣传推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改善文化民生、规范文旅市场秩序等方面精准发力,切实将办理过程转化成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过程。
2023年7月28日,在日照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2023年度文旅类代表建议面商问需会上,文旅局负责人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了汇报,18名提出建议的代表及相关领域代表与文旅局负责人就本年度建议办理及日照文旅产业发展集中面商,掀起“头脑风暴”,共谋“文旅+”产业升级。代表们一致认为,市文旅部门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中方法灵活,注重实效,代表们对建议办理结果表示满意。同时,代表们从日照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品牌形象塑造和旅游模式创新等方面入手,对创新旅游消费工作提出了新的意见建议。
“前一阶段游客来到日照,到万平口海滩亲近大海,享受坐在沙滩上的感觉,之后体验的就是与海有关的深层次文化,例如我们的东夷小镇,东夷文化、太公文化等,如果将其文化内涵挖掘融合在一起,把场景表现出来,肯定会非常震撼,更有意义。”市人大代表张健提出建议。
市人大代表牟宗莉接着说道:“把太公文化和太阳文化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开发上古文化传说中关于太阳崇拜这一旅游文化,以及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等。这些旅游资源是人无我有,乃至国内唯一的优势旅游资源,可以更好地展现全市的地域特色。”
日照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郇梅表示:“人大代表经过调查研究,所提的意见建议都非常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会后将把大家的建议以书面形式收集起来认真梳理,相关部门也需要认真研究,认真参考,积极落实。”
日照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主任孙元斌介绍说:“近年来,日照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不断加强对代表提出议案和建议的指导,组织和引导代表结合市委重点工作,立足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提出有针对性的议案建议,确保‘内容高质量’;持续加强对建议办理的跟踪问效,要求承办部门建立答复承诺解决事项台账和建议办理长效机制,抓好办理情况的跟踪落实,努力在解决问题上想办法,在让代表、群众满意度上下功夫,确保‘办理高质量’。”
孙元斌表示,文旅类代表建议面商问需会集中听取了代表的意见建议,征集民意,汇集民智,为文旅工作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把脉问诊,促使承办部门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问题、提高落实率上,促进代表建议由“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确保代表建议办理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从“纸上”到“地面”
代表建议办理落地有声
提振文旅消费是推动文旅产业强劲复苏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日照市文旅部门坚持政策赋能,会同发改等部门出台了提振消费20条政策措施,统筹市级资金100万元,用于对各区县、功能区旅游招徕工作的奖补,推出了惠民旅游消费季、国有A级旅游景区免门票等系列组合措施,扎实开展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工作,对一批“夜经济”“网红打卡地”“乡村民俗”等进行提档升级,并采取严进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对全市所有A级景区进行体检式暗访检查。
今年1月到5月,10家文体旅游行业企业实现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31.7%,位居全省第四位。“五一”假期,日照跻身百度“五一”热门旅游城市榜前十。
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希说,从建议内容来看,人大代表关注的问题集中在文旅产业、文旅事业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代表们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实事求是提建议,客观中肯,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023年被认为是文旅行业、消费产业快速苏醒反弹的一年,拥有得天独厚旅游资源的日照市在经历三年多的积累之后,聚集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各级人大代表及人大工作者找短板、提建议、促发展,随着各项监督措施的扎实推进和既定计划的有效落实,全市旅游发展思路举措更加清晰务实,秩序服务更加规范优质,设施环境不断改善提升,为培植壮大全市文化旅游主导产业积蓄了力量,夯实了基础。”王希对人大代表们时不我待的精神连连点赞。
“今年以来,全市旅游业发展有目共睹,文旅部门不断打造旅游精品,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加强工作创新,旅游业发展迅速,各级人大代表围绕日照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献计献策,在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海滨旅游度假名城建设中贡献了人大力量。”日照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运锋指出。
日前,日照海集滩西·渔民文化旅游节在海集滩西商业街区举办。舞龙舞狮、鼓舞表演、诵祭海文、向龙王敬香、渔民敬酒祈福、上香叩拜……活动现场热闹纷呈,吸引众多游客观赏互动。
东夷小镇“日出月升 东夷日照”主题夜游项目获得首批“山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称号,夜晚的小镇流光溢彩,炫酷的光影让充满烟火气的东夷小镇人头攒动、格外热闹,八方游客共同感受“捉光捕影”的全新魅力。
①日照海岸线远景
②日照云过山丘老船美术馆民宿
③2023年6月,日照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省市人大代表对全市海岸休闲旅游业进行专项视察。
④2023年7月,日照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文旅类代表建议面商问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