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持平祖父陈开泉为上海美专国画组毕业的艺术家,系刘海粟的得意门生。陈持平父亲陈祖儒是一位书法家。陈持平从小喜欢看父亲用毛笔书写文章,快乐无比。当时父亲希望他能继承祖父陈开泉的艺术家道路,但年轻的他走向相反的道路,从医济世。多年后,因缘际会,他拿起画笔,想起已故父亲的话语,看着父亲亲笔写下的书法匾额,决定将西方的绘画与中国的书法融合在一起,实现父亲的愿望。陈持平医师以中国古诗词为绘画与书法的题材,结合图画与诗词的联想创作,不仅成功表现出东方与西方的艺术结合,并且让观赏者了解绘画与书法不能局限于传统框架中,也并非一定要用传统的道具与媒材来进行创作。
陈持平的画作属于野兽派,其图案、颜色、线条、光影均大胆奔放、热情如火,并充满动态之美。野兽出笼,一笔成形,如风火山林、如生命吶喊,令人感动、令人惊艳。陈持平自创之调色盘艺术属于野兽中的野兽,乃利用残留在画布上的颜料,瞬间创作,其爆发出的图画极为震撼,且有趣无比。陈持平擅长篆书草书的现代艺术创作,尤其喜好草书,这和其热情奔放、天马行空、潇洒自如的个性有密切关系。
陈持平是一位医师艺术家,“艺术疗愈”是他的艺术创作理念。陈持平认为绘画创作和绘画欣赏皆具有身心疗愈的功效。一则藉着绘画创作,让图案、色彩、线条及光影,带着自己进入一个无拘无束的另类空间。经由想象力,彻底发泄个人的情感、欲望、痛苦与快乐,潇潇洒洒地画一回。再者藉着绘画欣赏,把自己融入别人的情感及心境,相互感应一番。这就是安定人心的力量!艺术可以安慰受到创伤的心灵;艺术可以美化人生;艺术可以使人乐观、正面思考;艺术可以带给自己快乐,并藉着互动,把快乐传给别人。
陈持平热爱中华文化,以身为中国人为荣。近年来藉由艺术创作,他努力不懈弘扬中华文化,其内心充满热情和希望,其作品流露出真情至性,其创作动机富有强烈使命感,诚于中而形于外,感性流畅于水墨色彩之间,用情至深,用色丰富,画作浑然天成。其独树一格的古诗今画达到今古交融、浅移默化的境界。陈持平深信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艺术中国化,让所有欣赏者欣赏其艺术作品时,都不由自主地喜爱伟大的中华文化。
陈持平年少时就饱读诗书,爱好中国文学,并将其发扬光大,立古创新,独步艺坛。其作品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学基底。由于祖父和父亲都是艺术家,自然而然其基因累积有强大的艺术能量,能够创出感情丰富、多彩多姿的艺术作品。从其作品中,欣赏者不难窥览出一位医师艺术家的人生历程及所传达的理念,就是“热爱生命,以仁为美”。陈持平当初绘画只是热情又单纯的发泄,也没有既定美学理念的实践或是什么远大的抱负,但是越画就越有兴趣,就愈认真起来,以其科学家的本能,加以系统化分析,发现艺术美学对创作者与赏析者均双双有利。艺术创作及欣赏皆有益于身心健康,助人延年益寿。尤其是对创作者的身心灵健康更是裨益良多。陈持平信心十足地肯定:艺术,是人类崇高的精神形式及有益健康的精神活动;艺术的赏析、学习和创作都是最令人健康和快乐的事情,尤其是在突破疫情阴霾的今日。
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陈持平的作品浑然天成,撼动人心,应该是属性为“爱于灵而美于画”。陈持平努力不懈、勤勉创作,并且在作品中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不遗余力,以实际行动,古诗今画,把中国家喻户晓的古诗词经过无限创意,蜕变成现代艺术作品,而且不断推陈出新,变化多端,引人入境,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