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秦 辉
贵州省贵阳市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人大代表黄林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带领村民致富、为家乡代言、为百姓发声,立足修文县、谷堡镇、平摊村的实际,争做优秀的乡村振兴“领头羊”。
2021年,黄林再次当选贵阳市人大代表,他说:“作为人大代表要为群众代好言,为人民作表率,只要有机会为社会、为群众做点事,我都倍感欣慰。今后,我要继续不断学习,更好地为民履职,将更加努力不断找准切入点,抓住着力点尽职尽责完成人大代表神圣使命。”
黄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惠农政策,联系各地企业、种植户,走市场、走基层调查研究,把群众和市场的需求、信息变为“好建议”,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做好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规划。十多年来,他深入修文县各乡镇猕猴桃种植合作社,积极邀请技术专家进村开展机械授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试验示范。
“人大代表是群众心中的一面旗帜,承载着人民深切的愿望。”闭会期间,黄林聚焦民生,关注社会发展,发现餐厨废弃物得不到及时处置的问题。因贵阳现有公司餐厨废弃物处置规模不能满足各区县餐厨垃圾增长需求,为及时有效解决餐厨垃圾收运处置问题,黄林在思考,如何加快贵阳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扩大规模项目的建设步伐?通过调研,黄林了解到,以修文县为例,仅县城区和扎佐城区两处餐厨垃圾日产生量就达20吨,并未包含其他乡镇所产生的餐厨垃圾。由于修文县无处置餐厨废弃物场所,又不在贵阳市处置范围内,收运处置工作一直由贵阳贝尔蓝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但该公司处置能力有限,运输车辆和处理设备发生故障时,应急车辆无法满足收运处置需求。
作为人大代表,黄林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做到群众有需要,代表见行动。
通过走访,黄林得知,近年来,受经济大环境的持续影响,企业经营流动资金不足,部分企业难以按时偿还到期贷款,既影响企业自身信用,也增加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压力,不利于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同时,部分企业尤其是农业企业,普遍存在缺乏抵质押物的情况,难以获得新增融资,导致与往年相比企业融资成功率有所下降。因此,成立由政府出资的信用融资资金池有其必要性。
黄林紧盯问题所在,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一是受缺乏抵质押物及大环境影响,企业虽难以自行新增融资,但融资需求仍然存在。通过日常跟踪服务企业融资发现,多数情况下仍需要企业提供抵质押物,信用贷款额度偏低、覆盖范围有限,难以缓解企业资金需求。二是目前各区县财政资金较为紧张,一方面保“三保”及政府债务化解已十分艰难,另一方面还需保障民生及重大项目建设,出资压力较大,还需上级的大力支持。如何充分考虑基层财政的承受能力,减轻区县财政支持压力,由市级直接出资成立市级信用融资资金池(区县不出资),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引金融活水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如何将总资金池的资金平均分到各区县,由各区县与资金池合作银行共同认定支持对象后再予以发放,确保资金支持潜力民营、中小微企业,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更好地发挥信用资金池的支持作用。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围绕以上两个问题,黄林在贵阳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进一步完善全市餐厨废弃物处置的建议》《关于成立市级信用融资资金池的建议》等建议。贵阳市相关部门通过来电、调研、督办、面对面答复等方式回应代表建议办理。
民之所望,履职所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黄林永葆初心本色,扛起使命担当,不断争当脚踏实地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在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作出一名人大代表应有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