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行政执法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新闻速读

国务院国资委

优化央企资产评估管理

本报消息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印发《关于优化中央企业资产评估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次提出央企应当对资产评估项目实施分类管理,要求央企确定重大资产评估项目划分标准,对重大资产评估项目管理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管控要求。

据了解,现行相关制度已经明确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等资产流转时,可以通过资产评估、协议、挂牌、询价等多种方式定价。此次印发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数据资产流转时,应首选资产评估或估值的方式对资产价值进行评定估算;评估或估值确有难度的,可以通过挂牌交易、拍卖、询价、协议等方式确定交易价格。

此外,通知对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中的部分常见热点问题予以明确,包括多个国有股东发生同一经济行为时,如何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评估或估值;央企及其子企业的参股企业发生相关经济行为时,是否需要进行资产评估或估值等。

生态环境部

着力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

本报消息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以开展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着力点,梯次推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

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具有标杆示范、带头引领作用,是现阶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着力点。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孙守亮表示,前不久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

孙守亮说,当前重点抓好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力争在一段时间内先形成一批实践示范样板,再接续滚动实施、分批推进,久久为功推动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生态环境部正在搭建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案例的展示平台,还将配套制定相关正向激励措施,真正让美丽中国建设图景动起来、活起来,始终充满勃勃生机。

川渝

提升两地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

本报消息 记者从重庆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获悉,2023年“川渝通办”事项全面落地,两地将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扩大高频电子证照跨区域互认、高频事项“免证办”范围,强化成渝政策协同,提升两地公共服务一体化便利化水平。

“川渝通办”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两地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政务服务改革,协同打造“川渝通办”品牌。2023年,川渝两省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首批7项川渝“一件事一次办”事项、34项川渝“免证办”事项,涉及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多个重点民生领域,不断拓展“川渝通办”范围和深度。

据介绍,2020年11月以来,311项“川渝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办件量突破1500万件次,其中252个事项实现全程网办。

宁夏

推出18条举措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

本报消息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消息,宁夏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着眼全区高技能人才规模小等问题,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等方面推出18条举措。

在人才培养方面,实施意见鼓励生产制造类民营企业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对培养成效突出的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支持市、县(区)公共实训基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达到培训要求的,给予30万元至50万元奖励;对开设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且每年毕业人数达到一定数量的技工院校,给予20万元至50万元奖励。

在人才使用方面,实施意见鼓励职业院校招聘高技能人才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

在人才评价方面,实施意见提出,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的企业职工,可以直接评聘首席技师;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银铜牌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金牌(第一名)的企业职工,可以直接评聘特级技师。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