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立法助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本报消息 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近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
新修订条例将服务贸易单独成章。新修订条例明确,按照国家规定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负面清单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按内外资一致的原则管理。
为加强数字贸易载体建设,条例修订明确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加快上海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临港示范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全球数字贸易港建设,支持上海数据交易所国际板建设。
条例修订明确通过各项便利化措施,助力贸易企业提升竞争力。比如加快口岸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口岸数字化智慧监管;深化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深化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共建等。
青海
构建治超治限源头管控体系
本报消息 近日,青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海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的立法背景、立法过程、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条例共五章,四十二条,明确青海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治超主体责任,监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治超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此外,为保障驾驶人合法权益,维护货运市场秩序,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优化审批流程,加强道路货物运输市场运行监测分析,降低公路通行成本;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指使、强令货物运输车辆驾驶人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货物,对指使、强令超限超载运输货物的,驾驶人有权拒绝。
在法律责任方面,条例明确了货运源头单位、货物运输车辆驾驶人、高速公路经营者、相关公职人员的处罚标准。
泰州
出台城市快速路管理条例
本报消息 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近日批准《泰州市城市快速路管理条例》,该条例是江苏省首个规范城市快速路管理的地方性法规。
泰州市快速路依托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实施快速化改造,等级不一、管护标准不一。条例采取“小切口”模式立法,以聚焦需求、切准问题、化繁为简、管用好用为标准,聚焦城市快速路管护,落实管护责任。
条例共十七条,主要对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城市快速路定义、基本原则、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等作了明确,对城市快速路禁止行为、禁行规定及特别通行规定作了细化补充,对规定的部分义务性条款设置了相应的处罚。
针对快速路运行中存在的管护标准不明、部门职责不清、联动协调不力、保障机制缺乏等问题,条例对城市快速路管理的职责分工、禁止行为、处罚标准等进行了明确。
中山
发布条例破解工业固废处置难题
本报消息 近日,广东省中山市发布《中山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条例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
条例规定,重点单位应当在重点场所安装、配备智能化的视频监控、计量、打印等设备并与市固体废物信息管理平台联网;工业固体废物出入库台账应当电子化管理;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污泥的运输轨迹应当实时上传等。
条例还明确了可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视频巡检、视频监控等非现场监管手段开展监督管理和取证;提倡利用非现场检查等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水平,减少开展现场检查对企业的打扰。
条例将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实施电子转移联单管理,实现转移过程的全流程监管。对于一般工业污泥,由于近年来跨区域非法倾倒事件时有发生,条例对其运输过程作了专门规定,实行全过程卫星定位轨迹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