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版:形象展示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为奉献者奉献 为担当者担当

——军人子女教育的创新实践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校长张守和

军人一身戎装为国安,奉献青春,抛洒热血,而最牵动他们内心的是子女教育,如何为军人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解决边防军人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成都七中八一学校的创新实践,给出了问题解决的参考方案。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的前身是十八军子弟校,2013年,在原成都军区和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共同推动下,由成都七中整体领办,隶属关系保持不变,更名为成都七中八一学校。

在成都七中领办前,由于多种因素,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一度陷入招生困境。成都七中领办后,学校跨越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在成都名列前茅。学校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无条件接收西藏军区现役军人子女就读。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从联合办学初的不足1000人到现在的近3000人,军人子女人数更是大幅度增加,从联合办学初的不足50人到现在的近1000人,多名军人子女获西藏高考第一名,一大批军人子女被北大、清华等双一流高校录取。

名校领办 模式创新

军地双方各司其责,全力支持,军区各级亲切关怀、提升硬件、协调保障,成都市委、市政府、市区教育局政策帮扶、经费补贴、业务指导,成都七中整体领办、选派干部、输入管理。学校依托七中的教育优势,引进七中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变革选人用人机制,落实同工同酬、优绩优酬、岗变薪变、双向选择等制度,激发调动不同类型、不同身份老师的积极性。军地联合办学,有效解决了教育品牌、教学领导、教学模式、师资力量、办学经费、基础设施、管理机制等七个方面问题,成功首创“名校领办、自主抓建,军地扶持、服务边防”的办学模式,品牌影响、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等全面跃升。

发挥优势 特色办学

继承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汲取百年七中的学术源泉,发挥优势,形成“军人味·学术气”的办学特色,塑造“体魄强健、身心和谐、气宇轩昂、英姿飒爽、腹有诗书、血性担当”的特质导向。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五个特别”的老西藏精神,强化国防教育,彰显“军人味”。开展少年军校、强化信念教育、军事训练、长途拉练、“走边防”活动、开设军人爸爸进课堂等课程,注重在内务整理、晨跑锻炼、课间操、体育课等常规活动中展现军人作风,培育“军人味”。学校荣获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荣誉。

依托七中优质资源,学术强校,涵养“学术气”。七中八一老师与成都七中名师结对,与成都七中专家结缘,共研学术,思想齐飞,借力打造有大格局、大视野、大情怀的教师团队。优化课程、深耕课堂、深度教研,内涵发展,提升“学术气”。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在艺体、科创、竞赛等方面屡获全国、省、市大奖。

党建引领 使命担当

学校强化党建引领,确保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按照“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师治学、民主管理”的原则治理学校。

“为奉献者奉献,为担当者担当”是七中八一人的精神长相,更是七中八一人的使命担当。“懂得了军人的奉献,就懂得军人子女教育的重要,就知道往哪里努力。”学校党委书记臧文民常常以此提醒教师们。在成都七中八一学校,许多教师主动延长工作时间——周六上午轮流陪伴留校上自习的军人子女,下午则带他们出去转转,参观展览、看看电影、逛逛公园……

从雪域高原到天府之国,从雅鲁藏布到岷江锦水,边防军人戍边卫国,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为我们奉献担当,饮水思源,我们理当解决边防军人的后顾之忧,担当起为边防军人子女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责任,奉献我们的光和热,温暖广大官兵的心,让他们安心戍边稳藏,建功立业。我们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军地联合办学做好引领示范,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