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代表履职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奔跑在乡村振兴路上

——记湖北省襄阳市人大代表王兴海

■ 本报通讯员 樊长慧

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湖北省襄阳市第十七届、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枣阳市七方镇梁家村党支部书记王兴海时刻牢记职责,把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的冷暖记在心里,冲锋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

当选襄阳市人大代表后,王兴海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对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他一方面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另一方面结合村里实际和自身工作经验,认真构思乡村振兴之路。在襄阳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王兴海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整合资金、盘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建议要整合精准扶贫、土地整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政策项目,建好农村基础设施;引导鼓励各类社会群体回到乡村带动农村发展;出台政策让农村各项资源能用起来、活起来,建议得到了襄阳市委和农业、城建等部门的高度重视,梁家村成为襄阳市“三权分置”的试点村,梁家村的振兴发展进入新时代。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突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应,必须要强根固本夯实集体经济基础”,但是,王兴海发现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现实情况不一致,有的村仅有少数积累,而大部分村属于“空壳村”“负债村”“欠款村”。经过调研走访,王兴海归纳出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村存在干部整体能力素质不高、思路不清晰,缺乏发展意识;二是发展观念滞后,经济思路不开阔,缺乏创新意识;三是优惠政策不明显,上级政府对发展集体经济投入太少,甚至基本没有。为此,王兴海在襄阳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快速推进的建议》,此建议引起襄阳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除襄阳市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外,还对梁家村给予了很大的优惠,仅2022年至2023年,该村以梁家村种养专业合作社为平台流转土地186.7公顷,村种养专业合作社经营33.3公顷发展秋月梨、有机稻、蔬菜等农作物,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同时,发展种植33.3公顷以上的农业大户4家,增加了农民收入。

针对梁家村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较多,剩余劳力老的老小的小,有的甚至田块不一,不便于机耕的问题,王兴海在襄阳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推行“小田并大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实现乡村振兴质的飞跃的建议》。襄阳市政府对此专门进行了调研,对大力协调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将小田并大田、小块并大块、零散经营变规模经营的问题专门形成文件,既方便农户大块机械化操作,也实现了规模流转及现代化经营的问题。

感受到梁家村天翻地覆变化的村民,由衷地称赞王兴海。王兴海认真依法履职,将群众的信任转化为“当好代表为人民”的责任与重托,用心写好自己的“代表履职答卷”。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