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代表履职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发展未来产业有何优势和挑战

吴远大

陈武军

王禄宝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答题,是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培育产业体系新支柱的抢答题,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处提及“未来产业”,并提出将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七部门年初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将“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本期我们邀请三位人大代表围绕未来产业的显著特点,及我国在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机遇中面临的挑战、障碍和风险进行交流探讨。

栏目主持:本报记者 宋 晨

本期嘉宾:吴远大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陈武军 江西省人大代表,江西省德兴市委副书记、市长

王禄宝 江苏省人大代表、江苏美科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持人:各位代表好!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未来产业代表“未知”与“无限”,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您认为未来产业具有哪些显著特点?目前我国发展未来产业面临哪些机遇?哪些领域会催生出未来产业?

吴远大:未来产业的提法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由英国、法国最先开始推进;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能源局持续实施未来产业技术计划;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正式提出要前瞻谋划未来产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未来产业基于重大前沿科技创新成果,以新兴技术作为驱动力,满足人类未来需求,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关键性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未来产业属于前瞻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是其主要特征,它具有战略性、颠覆性、成长性等显著特征,同时也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我国在量子技术、生命科学、氢能、可控核聚变、光子技术等领域有较强的基础,有望在国际竞争中蹚出一条新路。

陈武军:我认为,未来产业的特点主要有三个,一是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二是推动场景再造、需求拓展,三是推动生产力变革、社会发展。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有着14亿人口的市场规模和大批量、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同时还具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因此,发展未来产业正当其时、恰逢其势。特别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绘制了未来产业发展的“路线图”。未来,我国在智能制造、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将会孕育出一批新产业、新科技,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新动力。比如,我所在的德兴市是一座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的小城,有着“金山”“银城”“铜都”的称号,也正围绕有色金属、先进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体系积极布局和培育未来产业,为千年铜都注入发展新活力。

王禄宝:未来产业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科技创新将成为核心驱动力,跨界融合会愈发普遍,智能化、数字化是大势所趋,绿色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目前,我国的未来产业面临诸多方面的机遇,比如政策支持力度大,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科技进步迅猛,为产业升级赋能;产业链协同发展,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消费需求升级,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人才储备丰富,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面对发展机遇,我认为很多领域会催生未来产业,比如:人工智能将引领智能制造崛起,大数据与云计算助力数字经济腾飞,物联网让万物互联成为可能,生物技术开启生命科学新纪元。新能源会带来可持续发展新机遇。大力发展未来产业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主持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未来产业,赢得了未来产业就赢得了未来主导权。您认为,我国在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机遇中还面临哪些挑战、障碍和风险?

吴远大:我国在量子技术、生命科学、光子技术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基础,部分细分领域达到了“国际并跑”水平。但是,这些未来的新兴产业,毕竟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培育阶段,在成为主导产业之前,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创新、孵化、中试等过程,同时还可能存在市场培育、政策监管和组织调整等诸多挑战。比如,我所从事的光子芯片领域,这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领域,但是,该领域多以中小型创新创业企业为主,存在产业主体不强、竞争力普遍不足等问题。前沿研究多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而我国在该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偏低,前沿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较慢。另外,受技术迭代、资本引领、市场需求等综合影响,未来产业发展还存在较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陈武军:虽然我国在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机遇中有着诸多优势,但还是面临着一些风险挑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基础研究支撑不够。未来产业来源于未来技术,而未来技术进步的基石是基础研究,没有深厚的基础研究作为支撑,未来技术的发展就会缺乏动力源泉。近年来,虽然我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连年提高,但是研发投资更多倾向于应用研究,原始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基础研究短板依然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的基础研究仅占研发总支出的6.65%。而发达国家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占比基本稳定在20%以上。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打好地基、赢得未来。

王禄宝:从内部来看,一是技术壁垒是一大挑战,部分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亟待突破;二是受疫情和全球经济衰退影响,我国产业链的安全性以及在全球中的地位受到一定挑战;三是目前在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下,企业资源配置和融资成本面临更大压力;四是中国材料业和装备业基础相对落后;五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尚待进一步完善。

从外部来看,全球化经济合作分工走势及进程的破坏,为中国未来产业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技术变革转化为社会变革时所面临的冲击和阻力;工业信息实现爆发式增长且相对集中地汇集在少数平台型企业,信息安全问题引发担忧。

主持人:今天布局的未来产业应该是未来15年至30年之后替代今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而成为那个时代的战略新型产业群。我们思考并布局未来产业务必审慎严谨,您认为布局“未来产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对此,又有哪些建议?

吴远大:在面向“后摩尔时代”的潜在颠覆性、未来产业里,光子技术已进入人们的视野,光子芯片具有高速度、大带宽、低能耗、工艺技术相对成熟等优势,能够有效突破传统集成电路物理极限上的瓶颈,满足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对信息获取、传输、计算技术等需求。光子芯片是光电子领域核心元器件,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一个重要细分赛道,我国部分光芯片研究处于全球第一研发梯队,产业链也基本完备。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继续加大对光子芯片未来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针对细分领域制定更为具体和精准的政策,促进光子芯片产业繁荣发展。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加强行业统筹布局和投资引导,避免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陈武军:作为一名在政府工作多年的人大代表,我发现许多地区由于地域相近、基础相似、人文相通,在发展产业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同质化现象,极易造成产能过剩并增加区域性经济风险。当前的未来产业同样也是未来的新兴产业。因此,在布局未来产业的过程中,要避免再次出现产业发展同质化现象。要注重区域统筹,根据产业发展形势,综合考虑未来产业发展基础和发展空间,从更高层面明确各个地区发展方向,统筹实施布局;要注重因地制宜,加强与周边地区横向协同,进一步明确自身比较优势,避免出现盲目跟从、一拥而上等情况;要注重人才引育,根据未来产业布局需求,积极推动“校企地合作”“产学研融合”,注重对口高层次人才培育,以人才引领驱动未来产业发展。比如,德兴中医药资源丰富,属于“传统道地药材”主产区之一,在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发展上具有良好的基础。我们也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与周边地区相互借力、错位发展。

王禄宝: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市场的培育力度、未来产业的不确定性、技术的突破和人才的引进,这些是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虽然未来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带动作用强、产业赋能能力强,但存在的以上问题需要我们加快推进未来产业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大支持力度,统筹下好“先手棋”。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不仅要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还要超前布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稳步提升市场创新主体培育能力、加快优化前沿技术转化路径、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我们要通过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产业协同和优化政策环境等策略,推动各行业融合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主持人:感谢三位代表的精彩发言。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我们看到,“未来产业”已经在路上!

(通讯员孙小珂、程志强、贾成对本文亦有帮助)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