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代表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打造“加速器” 制度落实联得勤

图③:2023年5月14日,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幸福圆桌会”,协商解决社区物业管理问题。

图④:2024年4月7日,西湖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现场察看建议办理情况。

图⑤:2024年4月9日,西湖区人大代表龚永欢(右二)实地察看老旧小区改造情况并听取群众意见。

图①:2023年11月8日,西湖区人大代表郭梅(左)走访丁公路街道居民。

图②:2023年10月20日,西湖区人大代表徐彦妮(左)在居民家中发放代表联系卡。

“深入推进‘双联’工作,目的就是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更好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使人大工作更好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夏淼珍说。

2023年,西湖区人大常委会专门提请常委会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双联”活动的实施意见》,为“双联”工作划出了硬杠杠:区人大代表中的区委区政府领导、常委会组成人员每人相对固定联系5名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区人大代表,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每年至少联系代表1次。每位区人大代表固定联系10名选民中的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充分发挥这些选民熟悉本地的优势作用,更方便、广泛地收集民情民意。网格员作为代表联系点日常运转维护的负责人,将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诉求收集整理后交给区人大代表。上门联系首次全覆盖,每年至少联系2次。

同时,西湖区人大常委会修订完善了《南昌市西湖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登记、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不断强化人大代表履职积分评价工作。将评价项目细化到10项,采取基础分100分、激励加分和负面扣分相结合的办法,用实打实的履职成效说话,不打“印象分”。按照选民、街道人大工委和区人大常委会测评权重40%、30%、30%的比例进行综合打分,评定履职等级,作为评先树优、连选连任的重要依据。

在代表履职App终端设立光荣榜,为每一位代表建立履职工作档案,做到代表履职情况实时登记,代表履职经验及时交流。通过将代表履职行为细化、量化、具体化,把抽象的软任务变成实实在在的硬指标,让代表职责分明,目标明确,使代表在履职过程中思有所为、行有所依,充分调动代表履职热情,发挥人大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主力军”作用,不断将“双联”工作引向深入。

架起“连心桥”

工作互动联得紧

“一头联着代表,一头联着群众。‘双联’活动,加强了在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和代表之间的联系,为代表更好履职搭建了有益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代表们能更深入地走到群众中,可以说‘双联’活动是一项十分有益的创新性工作。”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庄春才说。

区人大代表中的区委区政府领导、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积极走访人大代表,向代表传达有关政策精神,收集基层呼声。区委书记陶亿国先后赴江西洪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龙河物流有限公司,与陈立群、文小凤两位代表交流,建立联系;区委副书记、区长杨燊赴桃源街道与联系的王晓宇等5位代表座谈,交流履职感受和经验;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夏淼珍赴新余钢铁集团南昌置业有限公司走访市人大代表周宏云,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在走访区人大代表江西玖彩羽贸易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甘紫银时,发现该公司发展前景很好,目前公司运转良好,主要是场地太小,不适应公司发展,听到此情况后当即与有关部门联系,督促其尽快办理有关手续;走访市人大代表袁志英时,要求其为南昌市的经济发展多出力;在走访代表中认真听取了杨辉代表关于企业急需人才、刘红菊代表关于社区办公房建设等意见,帮助解决代表执行职务的困难和问题……区人大代表中的区委区政府领导,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率先垂范,积极参与“双联”走访。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次次贴心的交流,让大家的距离更近了,情更深了。

“希望政府能够更加完善南昌的相关配套政策和配套设施,帮助企业招引人才和留住人才。”

“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希望政府要加大对城市环境整治工作的投入。”

“区政府在加大招商引资的同时,应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关心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住宅小区‘适老化’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已成为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小事’。为此,建议将‘适老化’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内容。”

“电动车停放管理方面需要有更细致的法规。如何监督电动车需要明确。”

“金塔东街和站前西路口的雨污分流工程晚间七八点还在用大型机械施工,巨大噪声干扰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希望代表向施工单位反映一下,尽量不要在晚上用大型机械施工。”

“我在学校附近开水果店,施工围挡离我店近,每到上下学时,门口就很堵,不仅影响我的生意,出行不方便,还容易引起交通安全问题,希望代表能呼吁有关部门引起重视,把围挡往里缩一点。”

……

居民群众把代表当成自家人,畅所欲言。

一件件真知灼见,引起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高度关注,代表们在走访各自所联系的选民群众时,认真倾听,仔细记录在册。据统计,区人大代表中的区委区政府领导、常委会组成人员走访联系区人大代表160余人次,全区各级人大代表联系走访群众达2500余人次,参与率100%,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或电话联系区人大代表、所联系的选民群众实现了全覆盖。代表们对区人大常委会及“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提出了108条意见和建议。涉及产业发展、道路交通、教育、文化旅游、民政、城建、环保、医疗等多个方面。

目前,“双联”推进工作在全区各街道人大工委已经“多点开花”,各街道人大工委根据各自特点开展不同的“双联”活动:南浦街道人大工委探索建设“代表码”数字化履职平台,实行人大代表“一人一码”,让代表履职“码上用”、议案建议“码上办”、民生实事“ 码上督 ”、联系选民“ 码上见”,打响了“人大代表就在你身边”品牌;绳金塔街道人大工委将12345平台、代表联络工作站有机融合,有力推动社区治理工作;南站街道人大工委推进“169号见”每月第一周周六上午九点代表接待日,组织代表开展人大代表法律援助、矛盾调解、选民议政等活动。2023年以来,全区各级人大代表接待选民810余人次,开展政策宣讲109次、帮扶困难群众230名,化解矛盾纠纷60起,助推基层解决实际问题488个。

广织“民情网”

网格交流联得快

“楼下纺织厂天天早上7点多就开始作业,直到晚上11点多还在工作,严重打扰了我们的生活起居,希望代表能给予帮助。”红苗社区网格员向区人大代表李君反映道。李君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到现场察看,并召集双方开展面对面调解,认真倾听双方意见建议,从情、理、法方面入手,劝导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以和为贵。经过协商,最终给出纺织厂加装隔音板并合理安排生产时间的解决方案,双方在代表的见证下签署调解协议书。

朝农街道大桥社区居民常玉梅提出,良种场宿舍1栋一棵大树倾靠在居民楼窗边,不仅造成安全隐患,也给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希望人大代表能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对树干进行清理。区人大代表杨阳认真对待群众反映问题,做好解释工作,随后填写“交办单”转交区消防大队处理。区消防大队立即组织消防员切割树干,并清理杂乱的树枝,为居民排除安全隐患。

不久前,南昌市人大代表袁志英来到河畔社区一处广场舞活动场所。广场舞爱好者廖小明此前向她反映,广场舞让越来越多的妇女远离了麻将桌,爱上了健康生活。可社区现有活动场地有限,希望可以开辟更多合适空间,方便大家锻炼。实地走访了解详细情况后,袁志英把廖小明和大家的心愿反映给了区政府,得到积极回应。

听民声、解民忧,推动解决一批痛点堵点,这是每一位人大代表履职的初衷,也是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开展“双联”活动的出发点。西湖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实施“代表进网格”,将全区258名四级人大代表编成10个小组,每组10个网格。代表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对接群众的“需求清单”和代表的“资源清单”,根据问题种类进行分类处理,并及时答复群众。

规范电动车停放秩序,有效杜绝消防安全隐患,已成为辖区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难题。滨江壹号小区没有设置专门电动车停放点位,业主随意无序停放电动车情况严重,经常堵塞消防通道,出入不便同时还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有居民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这个问题,答复是“很难办”。

今年年初,居民向进网格的人大代表反映此事。西湖区人大收到代表建议后现场召开“幸福圆桌会”,组织人大代表、居民群众、江西华盈物业、城管部门和社区等承办单位人员进行沟通和协商,充分利用小区现有硬件资源,对停放点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在小区每栋楼房前规划出集中停放点7个,配备完善的消防报警设施,解决了滨江壹号小区居民长期以来电动车停放的难题。同时,协调社区和城管部门加强对该小区电动车充电行为的监管,禁止私拉电线充电,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网格内不能及时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召开代表和网格员联席会议,一起商量解决办法,条块结合督办化解难题,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判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切实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产生了“1+1>2”的基层治理叠加效应。

让代表“进网、连线、建点”,开展“网格履职、线上联系、点中服务”,实现了代表全员编组参与、驻点网格全覆盖。据统计,全区各级人大代表联系走访群众达2500余人次,接待选民810余人次,收集各类社情民意和意见建议539条,化解矛盾纠纷60起,助推基层解决实际问题488个。

畅通“民意路”

建议督办联得实

《关于扩容升级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被列为十大重点督办建议以来,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夏淼珍亲自带队,带领各相关职能部门多次深入现场,召开见面会并邀请部分群众列席,听取代表、群众针对万寿宫的复建、历史原貌与现代商贸的结合以及整个街区的规划等问题的意见建议,加强改造升级计划的针对性。目前,整个街区由铁柱万寿宫、南部的历史风貌区及北部的商业区组成。历史风貌区域以晚清赣派民居的建筑风貌呈现,并还原了万寿宫原址“三街五巷”的街巷肌理。除了有地道的“南昌味”,这里还有潮流品牌、潮流活动,打造潮流新经济,“慢生活、轻度假、微旅游”的网红打卡地,成为集时尚购物、餐饮娱乐、社交休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赣鄱文化第一街”。走进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体验古韵与新潮的碰撞融合,品味城市新地标的“烟火气”。

丁公路街道新华小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西湖区典型的老旧小区之一,共有9栋楼27个单元415户,楼房大多8层楼房,其中8栋的高龄老人多、小孩多,居民上下楼困难,加装电梯成了8栋的居民最急迫的问题。因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高层住户积极,中层住户犹豫,低层住户“习惯性反对”,担心遮阳光、有噪声、维修难、电线电缆的拉放……种种疑虑,加大了电梯安装难度。赵恒代表了解情况后,多次现场调研,在人代会上提出《关于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与电梯加装工作结合一体推进的建议》,引起西湖区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通过组织人大代表、区住建局、社区网格员、小区居民进行调研协商,认真督办,限期落实,有效推动电梯加装工作。

西湖区人大常委会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双联”的核心内容,建立“双审核、双签字、双销号、双建账”机制,进一步规范意见建议办理流程。初审研判由街道人大工委负责,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能当场协调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形成代表建议,由区人大常委会选任联工委和区政府办公室予以审定,一一落实承办单位,及时签办交办,并由主管副区长进行审核把关。同时,实行常委会主任会议重点领办、相关专工委对口督办、人大代表跟踪协办,实行清单式销号管理,推动选民群众反映的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环卫绿化、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均得到及时和快速解决。

2023年以来,西湖区各级人大代表共收集各类社情民意和意见建议539条,形成代表意见建议118件,解决100条,18条已转交相关职能部门正在办理,限于条件一时不能办理到位的,也向群众作出了说明。

“联动”提升百姓幸福感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人大常委会高质量推进“双联”活动纪实

■ 本报通讯员 应红忠 方汉川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