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千年运河 一脉清水 绘出协同新图景

(上接第一版)

运河实现“蝶变”是三地协同保护大运河取得成果的最直观展现:沿岸生态环境修复,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运河沿岸遗址遗迹保护利用水平不断提升,运河文脉更加凸显;文旅融合成果丰硕,多元新业态“百花齐放”,带动沿岸经济发展……

大运河“焕新颜”的魅力也体现在运河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群众关注大运河更主动了解大运河。在北京,北京艺术博物馆(万寿寺)通过开展大运河科研课题、推出长河历史文化巡展等活动,为群众捧出了大运河元素这颗新的“文化明珠”;在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在保护传承中不断探索发展新路径,引得不少年轻人纷纷“打卡”,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在河北,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临河而立,细数着运河畔的“文化珍馐”,为游客们奉上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

运河与城市交融,水脉与人文互动,在京津冀三地的共同努力下,运河奔腾不休,文化绵延不断,大运河文化的统筹保护、传承利用有序推进,“人民的运河”更显波澜壮阔。

“十年”亦是新的起点。京津冀区域是引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落实落细是三地人大的共同责任,也是三地人大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以协同促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地人大信心更足、步伐更稳;以监督强保护,丰富内涵、赓续文脉、面向未来,我们相信,大运河必将在新时代绽放更多璀璨光彩!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