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花匠”育“苗”记

——记江苏省扬州市人大代表王梦迪

■ 本报通讯员 谢华燕

“当选人大代表的那一刻,我在内心问了自己三个问题:人大代表是什么?人大代表职责有哪些?我当选后要怎么干?”带着这样的思考,江苏省扬州市第八届、第九届人大代表王梦迪,在履职道路上不断探索、奋力前行。

“教室的窗户不能完全打开,通不了风。”“下课的时候,大家嬉戏打闹,汗味在整个教室都闻得到。”在“民意室”,同学们围坐在王梦迪身边,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建议”。

“同学们知道我是人大代表,都喜欢来办公室反映情况。”一开始,王梦迪认为这是孩童间“打小报告”行为,没有过多关注。渐渐地她发现有些“小不点”观察到的问题真实存在,提出的建议也是切实可行的。于是,她将美术室设置为“民意室”,工作之余认真记录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及建议,尤其是一些针对性强、可操作的建议,整理完善后以代表建议的方式向上提交。当选代表以来,她提出了《关于大力开展扬州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长效管理的建议》《关于移除教室限位器,安装防护栏的建议》等建议,市政府及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积极付诸实施。“同学们踊跃建言献计令我深受启发,这既是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校园的生动实践。”王梦迪由衷地感慨道。

枣林湾生态园区位于城市西北郊,该地学校有一批留守儿童。王梦迪在走访时了解到,受“空心村”、商业医保接受度低等多重因素影响,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相对较高,经过多次调研、收集数据,她提出了《关于多举措解决因病致贫问题的建议》,得到了多部门关注,这件建议也被列为扬州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推动了相关问题得以解决。

“每一天我都过得忙碌又充实,虽然岗位平凡,但我热爱这份平凡。”谈及未来的履职之路,王梦迪表示。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