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近年来,云南省花卉技术创新中心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制月季、百合等花卉新优种质92份,选育申报国家级新品种22个,其中突破性品种8个,自主选育品种占云南种植面积的20%以上,部分缓解了我国主要花卉品种被国外垄断的问题。
擦亮云品金字招牌
在会议临时提问环节,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成武提出长期以来制约云南农业全链条升级的关键问题:“当前我省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和发展情况如何,将采取哪些措施做实精深加工,补齐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产业链条短的短板?”
“2023年我省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提升至2.2∶1,全部加工产值突破1.4万亿元。全省产值百亿元以上园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有14个,实现产值4527亿元。”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坦诚回答,“目前全省农产品加工比值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下一步,将重点做好‘精与特’的文章,围绕烟草、中药材、制糖、酿酒、精制茶等规模化优势产业做强产业链,围绕果蔬、坚果、乳制品、咖啡、橡胶等特色资源产业做优价值链,围绕产业主体做强供应链,围绕装备应用、园区建设、扶持企业等集群化集约化充实要素链。”
当云品走向消费端,地理标志本应成为决胜市场竞争的“官方背书”,然而,云南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谢晖在基层调研中却注意到存在“地理标志运用和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企业不会用甚至不愿用”的情况。
“下一步将在地理标志培育和运用、保护和管理上下功夫,在扩大地理标志交流与推介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地理标志品牌效应、规范地理标志使用行为,推动地理标志‘走出去’。”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张锦林坦言。
普洱茶是云品品牌形象的代表,谢晖和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杨晓雪追问:“如何加强监管守护普洱茶金字招牌?”“云南普洱茶标准体系建设做了哪些工作,如何推动云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对茶叶生产经营企业进货查验、标签管理、生产销售台账等进行监管,深入开展普洱茶销售乱象专项整治,并指导勐海县试点开展生产全过程溯源,为后续产品销售监管打下基础。同时,协同各方、形成合力,推动普洱茶工艺及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张锦林表示。
专题询问始于问,而不止于答。会议强调,要切实做好询问“后半篇文章”,抓好整改落实,加强跟踪问效,把专题询问成果转化为推动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