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为农业发展建言献策

——记湖北省人大代表方雪梅

■ 本报通讯员 余冬婕

方雪梅是一名根植农业生产服务一线的人大代表,现担任湖北省宜城市梅缘农业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她将扎根农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关于未来,她希望能够不断探索农业合作新路径,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推动农业从传统耕种向现代化、产业化转变,用实际行动带动农民不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情系“三农” 关注发展勤耕耘

“农业是个投资长、见效慢、工作苦的行业,没有年复一年的执着和坚持,是很难见到成效的。”30多年来,方雪梅一直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的配送,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运用,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种植、推广,农产品销售等工作。她牵头成立宜城市梅缘农业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社员从30多家发展到400多家,许多社员还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社,锦阳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

在锦阳合作社,20多名工人正忙着将蔬菜打包、上车,发往全国各大商超和蔬菜市场。合作社负责人张海兵介绍,以前这些蔬菜运到外地容易蔫,卖不出好价钱。冷库建成后,蔬菜储存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2021年,仅娃娃菜销售就达500多万元。建设冷库的想法,正源于“方雪梅代表的好建议”。

在长期合作中,方雪梅发现,农业产业全面发展必须依靠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动,但是种植标准化程度不高、冷库面积小等问题却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此,她提出《关于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议》,得到省人大常委会的重视,相关领导督办并召开专题督办会,解决了冷链仓储物流、农业保险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心的问题。

落实建议而出台的冷链仓储奖补政策让张海兵吃下了“定心丸”,加快了他发展蔬菜产业的步伐。张海兵说:“当前,合作社主要种植娃娃菜、冬瓜,带动农户400多户,种植总面积近200公顷,两季为农民工发放工资达200多万元。”胡永达夫妻于2023年11月到合作社上班,胡永达高兴地说:“每天正常上班,再加点班,一个人一天能赚到400元,两个人一天能赚到800元左右。”目前,孔湾镇已拥有蔬菜合作社20多家,网罗农户1000多户,种植蔬菜面积2000多公顷,实现户均增收6000多元。

为民发声 履职尽责解民忧

2022年,方雪梅当选湖北省人大代表,这让方雪梅无比激动,干劲儿倍增。她说:“我是农民,关注最多的就是与农村、农业和农民有关的事。”从当选人大代表那天起,方雪梅积极履行职责,为“三农”发展建言献策,人民的嘱托、群众的期待,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更坚定了她扎根基层、勇毅前行、服务社会的信念。

为了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方雪梅多次走村入户,深入群众家中和田间地头开展调研,把群众的“金点子”变为好建议,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做好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规划。宜城市有190个行政村,其中120多个行政村都留下了方雪梅的足迹。

水稻是宜城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3.65万公顷,以前种植品种多而杂,很难形成品牌优势。在一线收集材料后,方雪梅经过多方调研与考察,提出《关于做大做强湖北种业的建议》,分析了湖北种业的不足和面临的困境,得到省人大常委会督办,省农业农村厅作为主办部门,迅速落实该建议,多部门协同发力,华中地区最大的种质资源库——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项目开工,耗资1.1亿元为湖北储存的种子建造了一座“新家”,全面推进湖北种业的发展。

在近几年的依法履职中,方雪梅共提交代表建议16件,内容涉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设施用地、农资、基础设施、冷链仓储等方面。她先后提出《关于加强湖北农业走出去政策支持力度的建议》《关于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议》,这些建议都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办理。

用爱心诠释责任,用行动书写担当。方雪梅,一位来自农村的人大代表,她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用爱回报社会,用心履职为民,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与担当,展示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亮丽风采。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