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高洪驰 张建超
11月5日,是河南省沈丘县莲池镇的集市日。一大早,十里八乡的村民涌进集市。集市东头儿有一个简易摊位,只有一顶帐篷、一张桌子和几条板凳。这里没有叫卖声,也没有讨价还价声,却热闹非凡。
“老乡们,今儿个咱设立的‘民意集中收集站’又出摊了,大家有啥问题需要反映就敞开说,都可以登记,后续我们将逐一帮助解决。”一个声音从摊位里传出,喊话的是莲池镇人大主席赵旭。
“俺村的部分沟河干渠沿岸、坑塘周边有乱放秸秆的现象,希望相关部门及时清理。”一位中年人反映道。
“尽管放心好了,您反映的问题已经记下来了。我们会尽快反映,督促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尽快解决。”莲池镇人大代表王灵利一边认真记录,一边与群众交流,现场解答群众反映的问题。
“赶个集,还能顺便向人大代表提建议,真是太方便了。人大代表让我把他们的手机号码记下来,可以随时和他们联系。”来自牛营行政村的牛三中兴奋地说。
“对群众的建议,我们都进行了详细记录,整理后将按程序交办相关部门,做到事事有跟进、件件有回音。”赵旭说,莲池镇人大把代表联络站搬到集市街头,采用摆摊设点的形式,就是让人大代表“零距离”接触群众,收集大家的心声,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在莲池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桌子上整齐摆放着今年1月至10月的群众意见建议登记簿。笔者随手翻开一本,只见里面记录着——
胡庄村群众反映村容村貌有待改善,村民急需现代化农业生产技能培训。
田营村群众反映马河岸边堆放有玉米秸秆等杂物,影响水系生态。
……
“这些内容大部分是我们摆摊时的收获。”赵旭说,人大代表摆摊收集民意这事还得从今年年初的一次人大代表交流会说起。
今年1月,莲池镇人大围绕人大代表联络站如何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更好地收集民意,组织召开了一次人大代表交流会,10余位人大代表在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大家一致提议,人大代表应该走出去主动和群众接触、倾听民意。于是,人大代表“摆摊”应运而生,代表联络站被搬到了集市上。“我们摆摊专挑人多、热闹的地方,这样群众在与我们的交流中没有距离感,更能听到群众的真实声音。现在,很多村民都认识人大代表了,他们一看到代表出摊,就会主动过来反映问题或提出建议。”
周口市人大代表、莲池镇党委书记林晓芳是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驻站代表之一,她参与过多次代表摆摊活动。
今年3月,林晓芳在集市出摊时,有群众向她反映,现在各级都在倡导“智慧农业”、数字化养殖和电商销售,群众急需学习现代化农业生产方面的技能。林晓芳将这条群众建议反馈给镇政府,督促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充分发挥现有“两堂三中心”作用,利用“乡村振兴文化讲堂”,依托县电商产业园技术优势,聘请老师、致富能人免费向村民提供电商直播、畜牧养殖、无人机飞防植保等职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该镇已先后为60余名群众提供了实用技能培训。
自今年1月以来,莲池镇人大已组织代表开展摆摊活动10场次,现场记录群众意见22条,形成意见建议16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