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白 丹
10月15日,记者随“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采访团来到介休。一踏入张壁古堡,就被肃穆的古建、神秘的地道、精美的琉璃、千年的庙宇所吸引,让人不禁遐想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张壁古堡景区的“推动者”——路杨。2018年,路杨放弃了优渥的工作待遇,毅然返回家乡介休,加入山西凯嘉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几经磨炼成长,他逐步成为张壁古堡景区保护利用和文化产业建设的推动者之一。
张壁古堡至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这座集军事、星象、宗教、民俗、农耕多元文化于一体的千年古堡正焕发出新的活力。近年来,路杨依托景区重点工程项目、当下旅游发展态势和环境、数字IP资产等,全力推进张壁古堡灵境体验(MR沉浸式大空间)项目策划运营,以全新旅游体验模式把山西文物、文旅资源更好地开发和展现出来,实现了文化、文物、文旅领域的交流互通,打造形成张壁古堡数字IP资产、发展体系和新型文旅资源;有效依托围棋、禅弓、地道和军事等主题文化,创建“地道中国年”“全国传统弓射箭比赛”等项目品牌,推动非遗和传统文化衍生产品与文创周边落地。
农文旅融合,最终就是要以旅强农、以农促旅。路杨积极依托企业自身优势和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引导张壁村村民由务农转变为从事特色民宿、农家饭店、电商经营、观光农业等旅游产业,为当地村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增收机会,先后安置张壁村及周边村民400余名,帮助当地村民的年人均收入由原来的5000元增加到2万余元,形成了村企联建、与旅游共生的“张壁模式”。现在,张壁村村民将幸福值拉满,过上了有得、有盼、有奔头的日子。
作为文旅企业的负责人,路杨坚持将当地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产业振兴作为工作重点。2019年,他和家人捐资1000万元设立“嘉和路慈善信托”,4年来该信托项目已累计资助1400余名优秀学子、12支社会公益团体,有力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作为晋中市第五届人大代表,路杨通过广泛收集一线文旅从业者与游客的意见,结合国内外文旅行业发展规律,制定了“以旅游交通、旅游公共服务、智慧旅游为主线,继续推进晋中全域旅游建设的有关问题和解决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在晋中市人代会期间提出《关于提升区域旅游环境,推进全国旅游高地建设的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区域旅游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采访接近尾声,登高眺望,古堡胜景尽收眼底。绵延千年而不废的古堡,浓缩着中国农耕文化和传统民间智慧,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谈起对未来的规划,路杨说:“将继续坚持文旅融合,以文化留人,让张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让历史会‘说话’,让文物‘活’起来,让文旅的种子在这里落地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