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先明 施国青 王树康 (江苏)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大常委会在省、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室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和上级人大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做好人大信访工作作为联系服务群众、推动解决问题的重要载体,不断创新信访机制,积极畅通信访渠道,持续加大信访案件督办力度,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主要做法
健全信访机制,着力筑牢坚实支撑。姜堰区人大常委会对照《信访工作条例》,结合新时代区人大信访工作实际,修订完善《泰州市姜堰区人大常委会机关信访工作制度》,进一步提升机关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重点围绕信访受理事项办理程序,坚持“登记、交办、督办、审查、归档”的要求,规范做好“来信来访登记卡”“来信来访交(转)办单”等流程,并将其与信访信件、拟办意见及领导批示、承办部门(镇街)的办理回复件等资料一并存档,做到署名留痕、流程清晰、结果明了、档案齐全,构建形成程序化和闭环式的工作流程。
畅通信访渠道,着力扩大受理范围。一是以上级交办信访事项为契机。按照“阅处时效性、办理准确性、解决实效性”的原则,认真办理省、市人大信访室交办的信访件,做到迅速交办、重点督办、及时答复,确保上级转交办信访件按时清零、化解到位。二是以处理群众来信为载体。严格按照办信程序,坚持时效并重,认真阅读每一封信,深入分析每一个案例,精准理解信访人的诉求,及时稳妥向相关部门交办、转办,交转办率始终保持在100%。三是以接听群众电话为延伸。坚持不推诿、不搪塞、不回避,热心倾听群众呼声、细心解答群众疑问、诚心处理群众诉求,做到电话访和走访一个样,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信访督办,着力提升办理质效。姜堰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事要解决”这一根本目标,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力促信访问题落地见效。一是注重发函督办。对常委会领导的信访批示件,及时发函督办,督促承办单位按时办结,限时向领导汇报办理结果,对处理不力、久拖不决的坚决通报问责。二是注重融合督办。坚持把信访工作与人大监督有机结合,将社会普遍关注、群众诉求强烈的重点案件,列入常委会视察、调研、审议的重点内容,加大督办力度,推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切实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一线、植根人民的优势,利用代表“家站点”履职平台、“有事请找我,办事请看我”主题活动、“您‘码’上说、我马上办”线上平台,组织引导广大代表积极参与信访工作,努力解决群众反映的“身边小事”,切实将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三是注重跟踪督办。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对群众联名、上级交办、常委会领导批示的信访件重点督查督办,并适时做好“回头看”,确保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2022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受理的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均依法精准督办到位。
优化路径
加强人大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目前,人大信访工作多沿用过去的老办法,信访工作的受理范围、交办督办、制度机制等方面都需要重新梳理、规范统一。此外,因暂时没有明确专职信访人员,信访工作由人大办秘书科科长代为承办,一般信访件尚能及时处理,但一些疑难复杂信访件的调查、督办和处理缺乏应有的力度和效果,应加强人员配置,促进人大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着力改变人大信访办理过程中“办法不多、措施不力、手段不够”的局面。
加强人大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人大信访工作还存在信访案件办理渠道单一、多头访和重复访等问题,要强化对信访信息化工作的指导,统一人大系统信访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推进信息互联互通、有效共享,切实提高人大信访工作质效。
加强人大信访工作人员交流培训。区级人大信访工作人员长年在机关接访,外出学习调研机会较少,要加大对基层人大信访干部的培训力度,提升基层信访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搭建省、市人大信访工作沟通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召开人大信访工作交流座谈会,促进各市、区人大常委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进一步提升新时代人大信访工作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