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治出河畅水清“高颜值”

——云南省石林县人大代表刘家祥履职记

■ 本报通讯员 王 莹

青山掩映、波光粼粼、堤岸蜿蜒,走在云南省石林县圭山镇普拉河边,潺潺流动的河水让人心旷神怡。曾经矿渣堆积的河床、破损不堪的河岸,如今华丽蜕变成为村民们赞不绝口的美丽河道。“多亏了人大代表,今年河道护岸修好,我那四分地又可以种了。”“是啊,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强降雨把我的稻田淹没了。”……普拉河村内,村民们高兴地谈起了河道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石林县人大代表刘家祥发挥职能优势,回应百姓关切,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的生动写照。

伴水而生、依水而兴。普拉河作为石林县的第二大母亲河,河道全长4.22千米,是当地村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普拉河村更是因此而得名。但由于河道多年淤积,河埂垮塌严重,每年雨季,只要上游降雨量超过40毫米,河道两边的良田就会遭受水毁,轻则水淹,重则沙埋,给普拉河两岸群众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当选人大代表后,刘家祥将普拉河河道治理这一件民生大事放在心上。他的身影时常出现在普拉河两岸,检查河岸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认真测量河堤损毁长度,悉心听取沿河居住的村民对河道治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并进行收集整理。在石林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刘家祥等12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实施圭山镇普拉河河道综合治理的建议》。

经过石林县人大常委会调研走访,最终将该建议列为年度重点督办建议,项目最终得到高位统筹推动,普拉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终于从“纸面”落实到“地面”。2022年9月,在轰鸣的机器声中,普拉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开工。在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时,刘家祥和其他人大代表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来到施工现场,督促工程进度及监督工程质量,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成。2023年6月,在群众的期待中,项目顺利竣工。河道综合治理完成后,不仅改善了普拉河的生态环境,还有效改善了河堤两岸的千亩农田耕种条件。如今的普拉河,河床铺砌、河岸石驳、河流畅通、河水清澈,深得群众的喜爱。

“群众利益无小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发挥好人大代表的带头示范作用。”刘家祥激动地说:“从第一次提出普拉河河道治理的建议到今天河道治理竣工已经很多年了,通过人大代表持续不断发力,群众的困难事、忧心事得到解决,看到老百姓脸上露出的笑容,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和幸福。我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今后将进一步履行好代表职责,尽自己的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用扎实有效的工作来回报群众对我的信任与期望。”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