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与花为“伍” 护航“亚洲花都”

——昆明市呈贡区人大常委会“链上建站”服务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 本报通讯员 马娅莉 吴晓艳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的斗南花卉市场是亚洲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素有“亚洲花都”之美誉。呈贡区人大常委会历年来高度重视斗南花卉产业发展。为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与选区花农、花商的联系,拓展代表履职渠道,健全代表联系群众、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机制,2023年5月,呈贡区人大常委会决定将代表工作与产业发展充分结合,在斗南花卉市场建立了呈贡区“云花”产业发展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立足服务“云花”全产业链发展,将代表履职平台建在花卉产业链上。

“链上建站”助力汇聚产业链资源

“云花”专业代表工作站突破地域和选区限制,将辖区内具有相关专业特长和相应职责的省、市、区人大代表纳入专业代表小组,打造了一支覆盖花卉种球改良培育、种植管护、冷藏运输、包装销售、衍生产品研发的高素质、多层次、多类型的专业人大代表队伍。同时,聘请13名花卉种植专家、学者、行业带头人作为顾问,为花农花商进行前端种植、冷藏、运输、销售、精深加工专业化辅导及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并以工作站为依托,为花农花商提供种植及价格指导。

目前,“云花”专业代表工作站服务市场行情和交易信息对象超过9万人,真正实现让花农“有好花可种,能种出好花,好花能卖好价”。

据了解,工作站不仅服务商户和种植户,还带动园区多家物流企业、上万家供货品牌(合作社)和花卉经纪人、花店,不断完善和丰富花卉产业链,形成“一个工作站连接多个代表、牵头多家企业、带动一条产业链”的发展格局。其中,多肉市场成为省内最大的批发零售市场和网红打卡点;一条以鲜切花、盆景、绿化苗木、花卉衍生品为核心,汇聚花卉苗木种植、销售、包装、种苗、物流运输、农资农材、园林绿化、文化创意和文化旅游,多行业融合发展的一体化、现代化花卉全产业链在这里形成。

“链上建站”助力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云花”专业代表工作站充分发挥连心桥、主阵地、好场所作用,助力企业诉求搭上“直通车”,纾困解难跑出“加速度”,着重在听取民意、了解民情、解决民事上下功夫,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着力破解斗南片区提质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针对群众反映的“斗南花卉产业园区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功能不齐全,难以满足市场交易需求”“园区周边交通堵塞、停车困难”“三轮车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云花”专业代表小组的代表们积极向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反映,并持续跟踪督办,促进问题有效解决落实。

目前,斗南花卉小镇综合配套服务区一期工程主体已完成;以一枝盛放的剑兰为造型的旺斗花海“口袋公园”已初具雏形;过渡性车花交易市场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金桂街、瑞香街等路段停车有序,路网整治成效明显;园区周围6584辆三轮车免费办理相关标识,促进了进出园区三轮车的规范管理。

此外,驻站代表采取视察调研、走访企业、座谈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先后提出关于搭建斗南花卉产业智慧综合服务平台、优化花卉创新与营商环境、塑“春城花都”形象、做“花旅” 融合文章、发展昆明花卉数字经济产业、统一规划全市花卉产业发展布局等意见建议。这些来自企业和群众的“声音”,最终形成市人代会、区人代会上的议案建议,推动市政府、区政府在资源整合、平台搭建、政策扶持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其中,呈贡区政府出台的《昆明市呈贡区推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花十条”措施》,有力推动全区进一步优化花卉产业的营商环境。

2023年至今,“云花”专业代表工作站共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16次,组织48名代表进站,接待选民群众102人次,收集意见和建议52件。截至目前,已解决47件,解决率达90.4%。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