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履职路上一刻都不能停歇

——记全国人大代表丁德芬

■ 本报通讯员 丁满莲

赴南京宣讲东至周氏家风、深入田间地头调研粮食生产情况、参加各级人大组织的学习视察活动……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东至县委宣传部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丁德芬的履职脚步不停。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一年多以来,丁德芬始终带着发现的眼光、思考的维度深入一线调研,先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关于持续加快推进长九池高铁项目进程的建议》《关于将升金湖列入增殖渔业资源利用试点的建议》《关于推动家风文化示范园建设的建议》《关于请求国家层面支持镁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建议》等建议10件。其中《关于进一步加快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池州段)建设保护工作的建议》被列为202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

“追风”十年镌刻信仰

“能让大江南北更多的人了解周氏家族的百年传承与文化精髓,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的荣幸。”丁德芬发自肺腑地说。

2016年,东至周氏家风文化《六世书香 百年家风》入选中纪委网站头条,成为全国第70个、安徽省第3个好家风。彼时,作为东至周氏家风馆的第一名志愿讲解员,丁德芬不仅要为来馆参观、学习的人员讲解,还承担起省内外的各类家风宣讲、巡展等活动。丁德芬说,周氏家风文化不仅仅是东至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瑰宝,更是属于全社会的精神财富,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意义重大。

履职一年多来,无论是参加全国人代会,还是参加省、市人大常委会的活动,丁德芬都会带上一份特殊的“见面礼”——东至周氏家风文化相关书籍和宣传册,积极宣传推介。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她提交了《关于推动家风文化示范园建设的建议》。

“国之大者”牢记心间

民以食为天,粮以安为先。从水稻育秧到栽插、管理,再到收割、仓储和收购……丁德芬时刻牵挂着粮农和粮食。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丁德芬提交了《关于推动〈粮食安全保障法〉有效施行的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式施行前,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特意向丁德芬发出《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她的意见建议。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仔细研读办法后,我根据调研情况提出三条建议,如在第三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中添加‘藏粮于库’,在第十三条增加‘轮作耕地肥力检测’,在第十八条补充‘加强农技推广人才后续培养’。”丁德芬说,在粮食系统工作的短短一年时间内,见证了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出台,是她工作中特别难能可贵的经历。

粮食安全保障法共11章74条,怎样用群众听得懂且爱听的语言去讲深讲实?这也是丁德芬一直思考的问题。

“主要还是加强学习。只有自己学懂弄通了,才能将它更好地转化成群众的语言,让保障法入耳入脑又入心。”丁德芬说。保障法刚实施时,到哪儿她都会带着,一有空就研究,写宣贯稿到很晚。

通过开展专业知识讲座、送法进企业、送法到庭院等多种方式,丁德芬从粮食安全保障法的颁布意义、总体思路及相关内容等方面,以现场交流的形式宣贯。激情满满的话语、深入浅出的讲解、娓娓道来的从容,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和欢迎,省市发改委及县区相关部门也纷纷邀请她作专题辅导报告。

“时代主角”勇扛使命

最近几个月,丁德芬陆续收到她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交建议的回复。

“很意外,也很惊喜,《关于进一步加快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池州段)建设保护工作的建议》被列为重点督办建议。另外,《关于持续加快推进长九池高铁项目进程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回复,后期有望纳入‘十五五’规划,东至有望实现高铁梦……”丁德芬激动地说。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池州段)建设的落地落实,将充分展示池州文化特色、绽放池州文化光芒,更好地促进池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近年来,池州市深入实施文旅兴市战略,以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为主线,以全域旅游创建为抓手,持续谋划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池州段)建设……”在全国人大重点督办建议座谈会上,丁德芬的交流发言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交通发展、粮食安全、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公益事业……无不是丁德芬所关注的。每天上班第一件事,丁德芬都会通过新闻联播、学习强国等平台,了解国家最新政策和动态,这是她在履职中养成的学习习惯。

丁德芬表示,作为一名身处基层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十分珍惜这有限的五年履职时间,她将通过自己的勤勉履职为池州乃至安徽的发展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光和热。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