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陈华锋
“把本职工作和履职实践融合起来,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及时收集、反映教育方面社情民意,督促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改进工作,促进教育教学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安徽省第十二届至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六安市城北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六安市城北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高兰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躬耕教坛35年,推动实现了学校规范化办学与教育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当选省人大代表伊始,高兰就对“为谁当代表和怎样当代表”,有着深层次的认知。高兰充分发挥扎根基础教育一线的优势,找准“小切口”推动教育“大民生”落地见效。她以专业的视角,先后领衔提交了《关于为中小学、幼儿园统一配备专职保安的建议》《关于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的建议》《关于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建议》《关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等数十件与教育事业息息相关的建议,均得到省政府承办职能部门的推进。
高兰在长期工作和履职过程中体会颇深,“提出有分量、有见地的议案、建议,首先得把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切实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子女随迁或到外地学校就读,导致出现农村小学生源锐减、办学规模日渐萎缩、教师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等现象,高兰进行深入调研,通过省人大常委会上线的“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平台,提出《关于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的建议》。
“现阶段有些偏远农村学校规模较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中小学课后服务已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学科教师缺乏、设施设备陈旧等问题,却依旧制约着办学条件的改善。而集中办学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2023年4月,高兰应邀参加裕安区主任会议成员接待代表日活动,直面教育民生关切,提出《关于裕安区部分乡镇实行“集中办学”试点工作的建议》。
“通过公开招标采购的方式,已在单王乡、顺河镇等13个乡镇落实了校车接送服务,有序引导38所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撤并,有效解决了点多、面广、学生少和专业教师结构性短缺等问题,确保了偏远农村学生有学上、上好学。”2023年11月28日,裕安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后,区教体局局长面对专题询问时区人大常委会委员的犀利提问,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加强乡镇“集中办学”力度,通过强化集团化办学、探索个性化课程教师走教等方式,促进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化、均衡化。
“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体化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强化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这传递出的教育民生温度,必将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2024年1月27日,参加完安徽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的高兰满心喜悦地说:“我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教育界人大代表作用,倾情推动素质教育提质增效,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绵薄之力。”2024年9月9日,高兰应邀再次参加裕安区主任会议成员接待代表日活动时,提出《关于开辟裕安区引进优秀教师绿色通道的建议》,建议降低不合时宜的条件门槛,引育并举锻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我想把学校办成孩子们幸福成长的乐园。连续三届当选省人大代表,这份责任容不得丝毫懈怠,在回应关切中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才能够践行‘代好言、尽好责、履好职’的承诺。”高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