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获 一名种粮大户的新收入
■ 赵帅杰
冬闲人不闲。吃完午饭,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太白镇种粮大户黄华一头钻进打捆机驾驶室。轰隆声中,一根根秸秆被打包成一捆捆“黄金方墩”。
黄华的干劲,源于今年的收获。“算上种粮、补贴和出租农机具,到账将近30万元。”踢了踢脚下的秸秆,黄华嘴角上扬。
作为合水县佰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股东,黄华今年的收入添了个“大头”——提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仅这一项,就额外带来5万多元。
“既种田,又服务,大家都喊我们‘田保姆’。”黄华说,“我们和托管土地的农户平分处理秸秆的收益。”
甘肃省出台政策,支持农民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利用自身优势,在粮食生产环节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合水县细化举措,给予服务组织每亩最高80元的补贴。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忙时更多农户选择托管土地。莲花寺村村民杨明开说:“不误农时,效益也高,我们还能抽出时间务工。”
“现在社会化服务延伸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合作社和农户都受益。”黄华介绍,2024年合作社服务土地60多公顷,改革直接带来了新收入。
【政策链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2023年,农业农村部印发《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社会化服务规范指引》。2024年,财政部安排相关资金88亿元,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服务主体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 便捷 一次办理“个转企”的舒心体验
■ 姜 峰
进货、码货,动作麻利的韦玮,一看就是勤快人。
20年前,第一次来重庆,韦玮给心上人拎的就是海南老家自种的芒果。后来,韦玮到妻子的家乡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开起精品水果店,“如今已连锁发展到8家”。
前不久,作为个体工商户的韦玮考虑将经营主体类型变更为企业,更好进行人才招聘、融资贷款。
曾听说——以前办理“个转企”,个体工商户得先注销原来的营业执照,再重新注册办理企业营业执照,耗时长,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重要信息也无法延续使用。
谁承想——到万盛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窗口,从递交材料,到税务部门完成清税,再通过“渝快办”手机App提交“个转企”申请,直至现场领取“企业身份”的营业执照,“个转企”直接转型登记用时不过1个多钟头。
特别是——如今“个转企”可以延续原个体工商户重要事项,保留原名称中的字号、商标及商业信誉等。万盛经开区还对纳入全区重点领域“培育库”并申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个体工商户给予1万元扶持资金。
拿到扶持资金的韦玮打理店面劲头十足。果香四溢间,事业充满希望。(娄亚梅参与采写)
【政策链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
10月,重庆市出台构建分型分类精准培育机制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个转企”培育机制。
☞ 鼓劲 一家科技型初创企业的融资路
■ 巨云鹏
实验室里,有序而忙碌。同济大学教授施裕丰正在进行原创新药的研究。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科技型初创企业——上海施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今年,公司取得新突破,创新药研发方向从脑瘤拓展到胰腺肿瘤等的治疗上,预计未来两年走上临床。
成果得来不易。创业数年,研发仍需要大量持续资金支持,投入从哪里来?为难之际,恰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出“拨投结合”改革举措:聚焦高风险性、高探索性的科技项目,初期是拨款形式,后续有社会资本进入确定企业融资估值时,就按照市场估值转化为投资款。
今年年初,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决定为这家企业提供2000万元的研发攻关资金支持,同时牵线上海市普陀区以“财政拨款+基金投资+社会资本”的形式投入1000余万元。有了社会资本的参与,企业产生估值,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资金顺势转为股权。
支持不止于此。办公空间得益于普陀区桃浦镇对科技园生命健康孵化基地建设的支持;当地还辅导公司申报生命健康产业专项资金。
“改革给科技创业者鼓了劲。”施裕丰说,“收获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是对未来的信心。”
【政策链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通过探索“项目经理制”“拨投结合”等创新举措,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受益 一笔省下来的购房支出
■ 王云杉
冬日的北京虽冷,29岁的小王心却是暖暖的,“来北京工作7年,我马上要在这里安家了。”
今年以来,北京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套商品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由不低于30%下调至不低于15%。
“我是‘刚需族’,现在支付压力小了。”小王看中的房子总价是260万元,首付只需39万元左右,这笔支出比年初看房时少了一半。
首套房贷款利率也有了变化。“我选的是商业贷款,每个月能少还1000多元。”小王说。
受益的不仅是刚需购房者,还有改善性住房需求的购房者。
今年1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住房的,将现行享受1%低税率优惠的面积标准由90平方米提高到140平方米。
在北京市朝阳区生活的陈先生购入了第二套住房。“总价800万元左右的三居室,契税就省了不少。”陈先生说,“二套房在政策调整前要缴纳3%的契税,差不多24万元,现在只需缴纳1%的契税。”
【政策链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9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明确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15%;10月,多家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存量房贷利率进行批量集中调整,存量房贷利率平均下降0.5个百分点左右。
☞ 贴心 一份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里的幸福增量
■ 王云娜
周末,广东省佛山市市民阿珍(化名)一家到景区露营。穿着新衣新鞋,一双儿女嬉戏奔跑,阿珍拍个不停:“‘出片’很靓。”
“最近家里每人都添了新装,还囤了8罐奶粉。”阿珍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后,‘买买买’更添底气!”
抚育2个小孩、赡养4名老人,除了必要开销,夫妻俩向来是“能省则省”。
为进一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和赡养老人的支出负担,我国自2023年1月1日起,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3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相应税款在2024年退还到群众手中。
今年上半年,阿珍在申报上一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惊喜发现,这项改革她刚好都能享受到:“去年我能享受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额一共是8.6万元,与此前相比提高了3.1万元。”此外,按照新标准,阿珍的个税适用税率也“降档”至25%,新政策为她2023年全年减少了约8500元个税。
“生活更有滋味了。”阿珍笑着说,“过一阵,我们还准备来场出境游。”
【政策链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
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通知,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此项政策首次体现在今年6月底结束的个税汇算清缴。
☞ 惊喜 一笔购买家电时的优惠补贴
■ 王 者
新婚在即,山东省青岛市市民牛艺钧和未婚妻陶雯雯有了新烦恼——是换全新的家电?还是继续凑合着用旧家电?“新婚该有新气象。但大件家电支出不少,处理淘汰下来的旧家电又麻烦。”陶雯雯有期待,也有犹豫。
二人到购物中心打算看看行情。步入家电区域,牛艺钧被一台电视机吸引,看了价格,又看向未婚妻:“有点超预算。”两人正往外走,一旁的销售人员忙道:“这台电视参与以旧换新,最高能补贴2000元嘞!”
补贴活动源于今年9月发布的《山东省推动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对电视机等8类家电在满足一定能耗标准的基础上实施补贴,每名消费者最高可享1.6万元补贴。
折扣划算,还能少操心,和陶雯雯商量好,牛艺钧在手机上领了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券,第二天,赶早来提货。原价11999元,补贴券优惠2000元,再加其他优惠,实际花了8258元,算下来不到七折。
3天后,新电视送上门,安装师傅还免费对旧电视拆卸回收,评估后返了100多元。
牛艺钧又领了其他品类的补贴券:“把几个大件置办齐,还能再省近万元!”
【政策链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
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8月,商务部等4部门办公厅发布通知,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优化补贴方式。(据《人民日报》)
图①:近年来,河北博物院依托院藏文物资源,推动文创产品研发和推广。目前,该院内设有多个文创商店,提供丰富多彩、别具特色的文化衍生品、地方非遗作品等,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图为12月11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文化创意空间选购产品。
新华社发 陈其保摄
图②: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通过政府引导和企业带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成内蒙古现代数字农业科技产业园。图为12月12日,工作人员在产业园采摘“空中草莓”。新华社记者 贝 赫摄
图③:近年来,青海省将优化托育服务工作列入全省民生实事工程,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以公办幼儿园向下延伸开办托班、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嵌入式托育等多种模式,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多种托育服务。图为12月12日,在西宁市城北区一家托育中心,孩子们在吃饭。 新华社记者 央秀达珍摄
图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泉县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西北部,因其独特地热资源,被誉为“中国温泉之乡”。从户外简陋的“野汤子”,到高端温泉度假酒店和免费向群众开放的惠民温泉,当地运用冰雪和地热资源,积极发展“雪山草原温泉度假模式”,为游客带来文旅+康养新体验。图为12月22日,游客在温泉国家湿地公园雪莲花美容汤体验温泉。
新华社记者 陈 朔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