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托百里漳江经济带、产业带、生态带、文化带、旅游带,统筹推进全域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文旅融合、农旅融合,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蓄能 创新转型拓新局
一处处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人头攒动、一堆堆码放整齐的产品“整装待发”、一条条设备精良的生产线高效运转……行走在襄垣,处处能感受到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
作为工业强县,襄垣产业基础好、经济分量重。要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只有创新才能开辟崭新局面。
襄垣县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初步形成以潞安180为链主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以襄矿瑞恒化工60万吨聚氯乙烯为龙头的PVC深加工产业链条,以鸿达254万吨清洁焦化和金烨197万吨捣固焦化为支撑的500万吨级现代焦化产业基地……紧扣经济发展的脉搏,该县努力把握发展新方位,准确判断时代新课题,奋力蹚出一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此外,宏瑞祥碳基新型建材、青岛元恒丰电力设备、“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重点项目为代表的碳基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初具雏形、蓬勃发展。
全面推进经开区提质升级,完善主干路网、标准化厂房、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提升园区本质安全水平。承接190项审批权限,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以“最多跑一次”为导向,基本实现“区内事、区内办”。持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三项改革,形成企业投资项目落地的标准流程。
创新是核心动力和关键变量。襄垣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产业科技创新为主线,着力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创新平台载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目前,全县共有规上工业企业96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院士博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8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创新型县建设名单。
筑牢“稳”的基础,实现“进”的突破。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襄垣爬坡过坎、砥砺前行,全面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赋能 乡村共富绘新卷
路网建设全面提速,铺实民生“幸福路”;人居环境持续优化,美丽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果蔬种植基地里,农民们忙着采摘销售,享受丰收的喜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襄垣县坚持五大振兴齐头并进、融合发展,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繁荣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2024年,全县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1169.1亩,粮食产量133507.04万吨,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50017亩,产量126685.3吨。2023年,被评为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
走进夏店镇平安村安农农业有限公司香菇种植基地,放眼望去,60架标准化香菇大棚鳞次栉比,预计年产香菇150余万斤。近年来,该公司通过“跨村联建”的方式,辐射带动全镇9个片区20个村发展香菇产业,为周边村提供就业岗位60余个,预计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增加2万余元。
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的持续攀升,让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行至善福镇堡底村,整齐划一的房舍、疏密有致的桃园,使得村庄景致有韵味、更有趣味。浊漳河潺潺而来、缓缓流淌,周边草木葳蕤,俨然一处休闲观光景点好去处。
2024年,襄垣县坚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立足村庄实际,扎实推进15个精品示范村、49个提档升级村、12个环境整治村建设,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补齐水电路讯设施短板,巩固“厕所革命”、环卫保洁、污水治理实效,上下联动一盘棋,“内外兼修”促发展,推动村容村貌不断美化、村民素质不断提升,全力打造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襄垣样板”。
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美景让人目不暇接。行走襄垣,目之所及,皆是“丰”景,瓜果飘香、五谷丰登、粮仓满盈。
聚能 民生实事奏新曲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襄垣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交通安全水平……一项项便民政策、一批批惠民实事,让民生工作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襄垣县林业局小区建成已有20多年,受客观条件限制,水电暖、道路等公共服务设施与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形成较大反差,群众要求改造的呼声日益强烈。两年来,该县将林业局小区、交通运输局家属楼等7个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
从拆除私搭乱建、粉刷楼体、增补绿地等外部施工,提升小区“颜值”,到更新铺设水、电、气、暖等管道设施,疏通小区“血脉”。一项项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如同一双双妙手精心雕琢,让一个个老旧小区在城市更新中逐渐焕发新生。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襄垣县不断优化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县医院三级医院建设,加速推进朝阳院区进度,打造镇级区域医疗次中心,108家村卫生所完成改造……如今,“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城乡群众可以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欲教育均衡,须“软硬兼施”。隆冬时节,滨河小学项目现场的施工热度丝毫不减。该项目主要建设综合楼、教学楼、报告厅、操场及其他附属配套设施。建成后,可容纳36个教学班1620名学生。这是襄垣县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之一。“放心午餐”工程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2024年实现有需求的县城学校校内午餐全覆盖。
积极发展银发经济,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襄垣县已有23个村、社区涵盖老人助餐服务,其中夏店镇西北阳村、王桥镇上王村等20个村开办日间照料中心,夏店镇付村、丛城等积极开办老年食堂,古韩镇开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餐饮、入住服务。不论是日间照料中心,还是养老服务中心,日渐完善的基础设施、多样化的养老服务,让养老真正变“享老”。
奋楫扬帆,才能引领潮流之先;干字当头,才能打开机遇之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襄垣将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锚定高质量发展,只争朝夕,蹄疾步稳。
(文/邓 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