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陈相师) 从2025年新学期开始,河南省郑州市在校中小学校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管理有了明确规定。这一明确规定,即郑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加强在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的比例逐年增高。由于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过早、过度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专注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虽然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部文件均对在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作出管理规定,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管理责任不够明确、各学校的具体管理存在差异、家长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为此,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专门就中小学生手机管理作出决定,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更好履行各方管理责任、凝聚协同育人合力提供法治保障。
《决定》除明确规定严格限制带入学校、禁止带入课堂外,同时规定学生确有需要将手机带入学校的,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允许带入的,入校后交由学校统一管理。
《决定》同时规定了学校的教育管理责任,赋予学校结合本校实际,依法依规制定手机管理办法,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并要求学校在校园公共区域设置公用电话,保障学生应急通话需求;同时,加强科学、文明、安全使用手机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自我管理能力。
此外,《决定》还对家长管控孩子使用手机方面也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安排学生放学后的生活,严格限制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内容和权限,及早预防、及时矫正学生沉迷网络或者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