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韦妮萍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助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重点,紧紧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校建设项目提质增速等,精准设置监督议题,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为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献智出力。
夯实站点建设常态履职
兴宾区人大常委会从区域群众和基层需求出发,围绕代表资源和专业优势,凸显“联络站+教育”元素,建设教育系统人大代表联络站,为教育系统人大代表常态化履职搭建平台。站内16名教师人大代表深入教育一线开展“三联三帮”工作,在与教师、学生零距离沟通交流中,倾听他们的心声,探寻教育质量提升的动力源,齐心协力开创全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教育系统人大代表联络站有效架起了人大代表与师生之间的‘连心桥’。”驻站人大代表、来宾市第十四中学副校长莫小凤说,2022年3月联络站启用以来,驻站人大代表定期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认真倾听选民诉求,详细记录问题,并按照程序转办处理。在办理过程中,驻站人大代表通过“精选题、集中访、跟踪办”闭环工作模式,集中走访选民,为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做好充分准备。
开展视察调研听声问需
“建议加快集团化办学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推动集团化办学快速发展。”“建议加强师生心理健康建设,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教育系统人大代表联络站自建立以来,围绕民生关切,开展“反映教师心声,维护教师权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集团化办学”等6个课题专题调研,倾力搭建人大代表与学校的“连心桥”,为党委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如何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兴宾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了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组长的调研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实地视察、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考察学习等方式,针对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全面了解全区教育发展现状,专题听取和审议《关于来宾市城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形成科学调整城区学校整体布局、加大对学校教学设备的财政投入力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合理改善学校教师福利待遇等9个方面的审议意见,转交政府部门推进落实,进一步推动兴宾区教育事业发展进步。
有效监督为教育发展解困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寄托着千家万户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兴宾区人大常委会组成督办组,对《兴宾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情况调研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开展跟踪督办,以人大监督实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2024年,兴宾区制定了《来宾市兴宾区幼儿园布局规划(2021-2030年)》《来宾市兴宾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总体规划(2021-2030年)》《来宾市兴宾区城区学校建设方案》等,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完成迎宾小学、第三中学、市之江小学(一期)、市凤翔小学等学校新(扩)建,有效缓解学位紧张问题;投入2.39亿元,推进学校基建项目建设,提高教育技术含量;举办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专题培训,参训教师达2.79万人次,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段要求,创新推行校内课后服务“4+1”模式……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教育关切。
“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够获取这么好的教育资源,我们真的很高兴。”民之所盼,就是兴宾区人大常委会履职所向。下一步,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聚焦教育发展现状和群众所盼,综合运用好人大各项监督职能,奋力推进兴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