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以“小切口”推动预算监督“大提升”

■ 严志军 孙欣业 王 瑜 (河南)

近年来,河南省淅川县人大常委会以部门预算审查监督为切口,采取“四个三”工作法强化对预算法贯彻实施的监督,先后对县人社局、民政局等10余个政府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跟踪监督,提升了预算审查监督实效。

坚持“三个围绕”

推动预算监督站位提升

淅川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选择监督方向,始终把部门预算监督工作与县委中心工作紧紧相扣,适时把乡村振兴、审计等事关改革发展大局的部门纳入监督范围,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围绕重大民生事项选择监督方向,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根本立场,将人社、民政、城管等涉及民生的部门纳入监督范围,永葆人大务实为民的本色与初心;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选择监督方向,始终紧盯全县关键领域和重点部门,将林业、住建等项目多、资金收支量大的部门纳入监督范围,助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落地落实,使人大预算监督更具针对性和实时性。

坚持“三个促进”

推动预算监督能力提升

抓学习,巧借力,促进预算监督专业能力提升。近年来,淅川县人大常委会采取多种方法抓好学习,使人大预算监督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将中央、省、市关于加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要求汇编成册,供人大代表和人大财经工作人员学习;开展部门预算监督前,聘请审计专业人员指导参与,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学习,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审查监督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做好预算监督的思路、能力和措施。抓创新,多方式,促进预算监督走实走深。把部门预算监督和综合监督结合起来,把听取报告和跟踪监督结合起来,把推动自查整改和依法督办结合起来,采取查阅账目、个别座谈、听取代表意见等多种手段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持续跟进发力。抓指导,重规范,促进乡镇人大预算监督常态化。明确要求各乡镇人大依法开展预算审查监督,必须将审查批准预算、预算调整、决算列入乡镇人代会议程,依法进行审查,推进乡镇人大预算审查规范有序、常态进行。

坚持“三个盯紧”

推动预算监督质量提升

淅川县人大常委会着力盯紧关键部门、关键方面、关键节点开展部门预算监督。盯紧关键部门。对资金收支量大、专项资金比较集中的部门首先进行预算审查。此外还对收支数额较大、影响面大的扶贫资金开展了专项审查。盯紧关键方面。重点审查各部门预算编制内容是否齐全、文本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合理合规;预算公开是否执行到位;收入和支出是否合理、透明,收支是否平衡;公用经费标准、项目资金安排是否合理;预算支出和预算批复的项目是否一致,资金安排是否到位;国家、省、市支持项目配套资金是否落实;各项收入是否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政府采购项目是否纳入监管等方面。盯紧关键节点。主要抓好预算编制时间、提交初步方案时间、预算公开时间、年中报告时间、预算调整方案提交时间等关键时间节点,在节点前与政府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及时对接沟通,做好事前介入、事中检查、事后监督。

坚持“三个发挥”

推动预算监督凝聚力提升

淅川县人大常委会针对财政预算审查监督专业性强、财经监督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凝聚多方力量,充分发挥三方面作用,补足预算监督短板。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利用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学习预算知识,使代表由“看不懂”逐步过渡到“看得明”,使人大对政府预算的监督落到实处;挑选从事财经工作的人大代表纳入预算监督小组,共同参与预算监督工作,实现“内行人”监督“行内事”。发挥好“同级审”的作用。在制定年度监督计划时,加强与财政和审计部门的沟通联系,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确保审计监督重点聚焦在重点行业部门、重点领域、重点资金运用等方面,为人大做好预算监督夯实基础。及时听取审计报告,紧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和审计结果运用。发挥好宣传作用。借助新闻媒体宣传预算监督,增强各部门预算意识,使人人参与预算监督,事事遵守预算规定,把财政资金管好、用好。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