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 (通讯员宣金祥 王秀彬) 为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春耕备耕工作开展以来,安徽省天长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发动16个镇(街道)人大密切关注季节特点,把保障春耕生产纳入人大监督工作,并将监督保障的触角深入春季农业生产的每一个角落;通过调研、执法检查等方式,掌握群众的需求和期望,精准把握辖区151村(涉农社区)两委、相关职能部门在春季生产规划、农机服务、科技兴农、市场监管以及为群众办实事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农作物种植与春管进度、支农资金投入、惠农政策落实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现场反馈至相关职能部门,并跟踪问效、督办落实。与此同时,天长市人大常委会督促市直有关职能部门及时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资金、技术、农机、用水、用电等棘手问题,增强干部的责任和服务意识,用心用力帮助农民群众完成春种春管工作,维护广大种粮户的利益,激发种植户的种粮热情,促进粮食丰收和农民收入增长。
据了解,天长市人大常委会还紧密结合市直、镇(街道)级干部驻村(社区)制度,精心组织驻(包)村干部深入村组、农户家庭,实施分片负责、责任到人、任务到户的工作机制,力争春耕备耕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有效落实。截至目前,该市16个镇(街道)人大已组织开展5轮监督检查,有效推进了13次问题整改,成功协调解决了27项群众生产中的实际难题,为春耕生产的顺畅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