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渤海之滨的盐碱滩涂上,鲁北企业集团的厂区鳞次栉比,生产磷复肥产生的废渣磷石膏通过煅烧转化为硫酸和水泥,生产钛白粉产生的废渣硫酸亚铁变身为生产锂电池的原料,海水冷却系统串联起工业与养殖的循环血脉……这些联结起来的绿色“迷宫”正是吕天宝书写的“工业生态密码”。
随着乙巳蛇年的大幕拉开,鲁北企业集团迈入发展的第48个年头,这也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吕天宝同鲁北并肩奋战的第41年。从初出校园的有志青年到运筹帷幄的企业领袖,四十余年间,吕天宝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和过硬的本领技术,将这家曾濒临破产的县属国企锻造成国家级绿色标杆,从攻克磷石膏世界难题到打造千亿锂电产业集群。为“化工企业如何与绿水青山共生”提供了一份来自渤海之滨的有力解答。
拓荒循环经济——变废为宝的全球标杆
可以说吕天宝与鲁北企业集团的命运始终与循环经济紧密相连。彼时,全国乃至全世界化工行业共同面临废弃石膏制硫酸并联产这一难题。作为鲁北企业集团的前身,无棣县硫酸厂成功攻克该技术难关,实现磷石膏、盐石膏、天然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1985年到1989年间,吕天宝作为最年轻的技术负责人和干活带头人,克服技术人员少、学历低、环境差、资金缺等艰难局面,在盐碱荒滩上靠人拉肩扛和不分昼夜的辛勤科研工作,经过无数次失败和进步,终于研发攻关建成中国首套“年产1万吨磷铵副产磷石膏制2万吨硫酸联产3万吨水泥”装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完善运行稳定后,以此为基础于1990年和1998年建成了“3·4·6”装置和“15·20·30”国家试点放大工程,至今该产业已形成了100万吨复合肥、30万吨磷铵、40万吨硫酸、60万吨水泥协同资源化利用24万吨废酸生产规模,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联合生产装置。
在吕天宝的推动和研发下,鲁北企业集团的循环经济模式逐渐演化为覆盖“磷铵-硫酸-水泥及锂电池材料联产、海水梯级综合利用、盐-碱-电-热-铝联产、钛白粉清洁生产及钛硫磷钙锂联产等多条生态工业链,形成了高度关联的产业闭环,奠定了鲁北企业集团“中国循环经济典范”的行业地位。吕天宝作为第一和主要发明人相继捧回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专利奖银奖、山东省委、省政府科技项目重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7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020年12月,历经18年创建的鲁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荣获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和科技部批准,成为中国唯一一家企业类型的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改革突围困境——混改破局与新旧动能转化
2006年至2010年间,鲁北开始走下坡路,上市公司被带帽ST,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对鲁北怀有深厚情感的时任公司副总经理吕天宝冷静分析局势,认为引入投资实现混改方为救亡图存之道。敲定方案后,从2013年至2015年间吕天宝跑了很多企业,但都没有成功。与此同时,国家出台了混改相关的政策意见,这像一针强心剂让吕天宝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
2016年,吕天宝出任鲁北企业集团董事长,上任后的头等大事就是继续完成混改工作。他提出增资扩股的思路,既解决鲁北资金问题和遗留债务,又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他最终成功引入锦江集团等战略投资者,完成两次混改实现扭亏为盈。集团的向好发展,不仅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还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加入,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在吕天宝的规划中,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布局需要双轮驱动。近年来,鲁北企业集团强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企业由原来不到10个产品形成了冶金氧化铝及化学品铝系列、钛白粉及脱硝系列、锂电池新材料系列、原盐及溴素、化肥及水泥、热电、精细染颜料化工七大产业板块近50个产品,集团资产提高近一倍,营收实现近4倍增长。目前集团不少优质产品远销国际市场,经济效益屡创新高。
展锂电新蓝图——千亿产业集群与国企担当
早在2015年,吕天宝就已布局锂电产业。依托循环经济积累的原材料、成本与品质优势,鲁北企业集团打造了“钛-磷-硫-钙-锂”闭环产业链,利用钛白粉副产硫酸亚铁制备磷酸铁锂,自产硫酸加工锂精矿提取碳酸锂,尾渣用于水泥生产。2023年鲁北企业集团与湖北万润合作的164亿元项目落地后,将建成全球领先的磷酸铁锂生产基地。在吕天宝的倡导努力下,鲁北化工园区被认定为山东省首批化工园区之一。借此机遇,鲁北企业集团成为山东省“十强”产业领军企业和高端化学品电子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吕天宝提出“6+1”战略,将钛产业规模冲刺全球一流,锂电材料产值突破千亿。
吕天宝始终将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兼顾。鲁北企业集团积极践行“双碳”战略,增强山东省新能源规划—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一体化基地电力调节能力,全面提升园区新材料产业绿色能源就地消纳供给能力和消纳稳定性,系统重塑国家级鲁北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循环经济产业链关键要素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区域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吕天宝用40多年的坚守与创新,将鲁北企业集团从一片盐碱滩涂的一个小厂,锻造成全球循环经济的标杆。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企业崛起的恢宏史诗,更是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缩影。从“变废为宝”到“千亿锂电”,从“混改破局”到“链主担当”,他以科技为笔,责任为墨,在渤海湾畔绘就了一幅绿色产业画卷。
当“双碳”成为全球议题,“绿色发展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鲁北的使命,是为世界提供一份中国的绿色答案。在别人还为鲁北的循环经济赞叹时,吕天宝已经开始布局新的产业与赛道,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掌舵者,他的目光始终聚焦在前方的星辰大海。在这片屡屡创造出耀眼成绩的齐鲁大地上,鲁北即将吹响新的号角,吕天宝还将书写新的篇章。(杨荣君 郝文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