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经济发展与数据信息安全保障的双轮驱动,既是时代命题,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本文将围绕全域数据信息安全重点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全域数字信息安全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以及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字经济平台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的实践成果,深入剖析我国在数字经济发展与数据信息安全领域的创新突破与战略布局。
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技术攻关与场景应用并重
数字健康中国:全民健康信息服务的普惠化与智能化。
实验室与研究院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导向,与上海明品医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专家.COM”)共建共创,先后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发明专利授权70项、PCT专利授权3项、商业秘密3项。自研的“MedBrain”、“医生云数据库”和“Re研究”项目被纳入上海市新基建重大项目。其中MedBrain全域医学知识库,由75位院士专家精心设计,2000余名科学家共同参与研究,涵盖了25000+种疾病和 3000+种医药产品的全学科全领域知识库、规则库和数据库,旨在为我国医疗健康领域的关键问题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
自主研发的“善智星语^®”通用底座大模型于2024年8月1日正式上线服务,并于2025年2月20日入选国家“铸基计划”。基于“善智星语^®”通用底座大模型又率先相继研发出“长城健康^TM”医疗机构大模型、“常常健康TM”健康产业大模型和院士专家大模型等行业垂类大模型。通过“大专家”APP和“八一通”APP全面赋能居民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基层医生的实践教育和健康产业的创新研发等各应用场景。截至2025年1月,已在全国30+个县级区域,5000+个医疗机构,1300+万居民和医生中注册使用,累计下载量超5000+万人次。
基于MedBrain全域医学知识库和“善智星语^®”大模型等可信智能技术的创新研发,有机融合服务于全民健康信息服务,践行新质生产力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实现“让优质的医学资源人人可及”的美好愿景。
AGI(通用人工智能)+EAI(人工智能服务器)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低碳环保。
实验室西南实验室主导研发的AGI技术,核心底层算法和所有代码均由实验室自主研发,完全由中国人编写,这标志着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AGI已经通过相关安全部门最高级别安全审查和技术性能测评,并完成实际部署。
AGI普及部署需求量最大的边缘服务器,完全不依赖西方高成本的GPU,利用我国自主可控的普通芯片技术生产制备的CPU即可足够满足需求。AGI不仅显著降低了对海量算力的需求,还实现了90%以上的能耗节约。
实验室在AI与具身智能领域以创新为驱动,专注发展以AGI大世界模型算法为基础的通用人工智能服务器,致力于提供高性能、稳定的解决方案。我们既是行业引领者,也积极响应市场需求,与合作伙伴共建行业生态。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算法研究,优化服务器性能,拓展市场,保持竞争优势,推动领域创新与发展。
打造“大长白山”生态监测平台:数据驱动的绿色发展新模式。
实验室东北亚实验室依托省委省政府专项课题,对大长白山地区生态保护监管能力提升的现状、问题、对策建议以及实施路径等内容开展研究,计划编制一系列生态保护监管技术指南,如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指南、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生态产业发展技术指南等,为大长白山地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和操作规范,提高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重点依托实验室的安全技术支撑,为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构建了“一网统管”生态监测平台。该平台将整合无人机遥感、地面传感器和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最终实现了空气质量、水环境及森林防火等方面的实时动态监测。在数据安全层面,平台采用云架构服务器和自主可控的国产化芯片,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可信电子证照系统及多层加密技术,确保生态数据的完整性和隐私性。平台预期将社会信用体系模块通过量化个人和企业的环境行为信用分,推动形成了“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生态治理机制。这一实践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技术方案,将为全国生态功能区数字化治理提供了样板。
全力保障数据信息安全
中文代码-汉语编程:从标准到应用的全面自主化
中文代码-汉语编程作为前沿技术,是对科学原理的创新性应用,突破了传统英文代码编译原理。是跨学科、跨领域的集成创新,是古老汉字文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发明。
“中文代码-汉语编程”实现了从单字节到四字节编码的全覆盖,支持CJK统一汉字、少数民族文字及康熙部首等多语言场景。该标准通过三个实现级别(基础级、通用级、全量级),确保编码体系既能满足日常应用需求,又能适应文化遗产数字化等高端场景。
在安全特性上,“中文代码-汉语编程”集成国产密码算法和可信计算技术,支持硬件级安全启动和自主根密钥管理,从源头抵御数据篡改和恶意攻击。实验室主任赖一阳强调,这一体系不仅是技术自主的标志,更是“文化自信”在数字时代的体现。
筑牢数字安全屏障:政策与技术的协同创新
中央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实验室联合研究院、专委会构建了“监测-预警-处置”一体化安全态势感知平台,覆盖从基础设施到应用层的全链条防护。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中,实验室已研发了国内第一个面向特种行业装备的网络安全检测平台,并在有关场景中获得了应用验证。
新时代的使命:统筹安全与发展的中国方案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与信息安全建设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从健康中国的普惠服务到生态监测的绿色数字转型,从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多领域应用到“中文代码-汉语编程”的文化自信,每一项实践都体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智慧。
目前,实验室及各分实验室已联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重庆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工信部五所西南分所)、四川省护理职业学院、四川省国防教育学院、成都工业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全域数据信息安全委员会”。
未来,实验室、研究院、专委会与“今日中国论坛”将继续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技术攻关,落地建设智算基地及数据存储处理中心、多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推动“数字中国”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