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堍,地处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核心区、杭州湾“大湾区”前沿,是接轨长三角、融入大上海的要塞,是杭州湾城市群南北产业片联系的“桥头堡”,也是嘉兴凸显长三角经济区位的重要门户。区境内岸线、滩涂资源丰富,属浙江省海洋经济示范区范围。海盐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7月。1994年8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2年9月,因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海盐杭州湾大桥新区,为海盐经济开发区的扩容部分。
2025年初,在浙江恒翔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年产20万吨高端界面剂项目建设现场,这里依旧是一片紧锣密鼓、大干建设的景象。去年6月,项目完成土地摘牌;10月全面开工建设。预计到今年10月,所有单体土建完工,2026年8月有望投运。
这一项目是国内涤纶纤维制造业龙头企业桐昆集团在浙江全省布点的三大板块之一,也是在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的第二个项目。该项目占地123亩,总投资18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
龙头企业选择海盐“龙头”,不仅仅是强强携手,更是对海盐未来的肯定。
2024年,海盐经济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45亿元,GDP同比增长10.8%;全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85.56亿元,同比增长10.8%;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实到外资1.37亿美元,海盐县占比52.7%;新增内资工业用地备案投资额48.9亿元,内外资规模均稳居海盐县第一;规上企业首次突破200家,以海盐县第一名获得二、三季度流动红旗奖……2024年,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用一组靓丽数据完美收官。
沿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海盐经开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做实做细招商引资方式优化、产业建设创新提质、营商环境提升和项目加速推进“四大战略举措”,掀起了一场兴产兴城的澎湃浪潮。
在挑战与机遇的交织中,海盐经开区一以贯之勾勒出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发展景象,闯出只争朝夕、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营造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创业氛围,由此,海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举措有新意
招商新方式带来新发展
“提篮选菜”已经是招商引资工作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但如何选对“菜”、选好“菜”,则是地方在招商工作中必须面对的重点问题。对此,海盐经开区不仅有思考,更有答案。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海盐经开区的招商手段都还停留在“给补贴、给优惠”的简单层面上,招来的企业往往产业能级不高、生产规模有限,不仅难以形成带动作用,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局面。“想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下力气改变这种低质量招商的状态。”海盐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道。
方向既明,笃实力行,在招商引资的新形势下,海盐经开区自有一套“新打法”。近年来,海盐经开区步履不停,通过锚定“招大引强”这一目标,精准施策,打出了一套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闲置厂房招商等多种手段并行的“组合拳”,不断拓展招商渠道,打造招商“强磁场”。与此同时,海盐经开区坚持招商一把手工程,打造“6+1”招商新模式,为企业提供从项目洽谈到落地的全流程服务,进一步开拓招商新局面。仅2024年,海盐经开区外出拜访企业230家,接待来访洽谈考察企业256家。
招商引资的关键不仅在“量”,更在“质”。翻开海盐经开区的招商名录,一家家优质企业折射出海盐经开区在招商提质方面的蹄疾步稳:浙江恒翔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国内市场连续畅销多年;威莱克半导体材料(浙江)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畅销全球;良信电器(海盐)有限公司产值规模可达百亿元以上……
“近年来,我们‘以商引商’工作成效显著,大批优质企业纷至沓来,产业集聚效应渐显。”海盐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道,“对于企业而言,完善的产业链条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助力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经济效益。”
2023年,安费诺嘉力讯(海盐)连接技术有限公司年产6亿件新能源汽车电子连接器件与零组件技改项目在海盐经开区正式落地,这也是美国安费诺集团在海盐的第五次“追投”。
在谈及为何选择落地海盐经开区时,安费诺嘉力讯(海盐)通讯电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道:“我们之所以选择落地海盐经开区,除了当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外,最吸引我们的就是当地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这将对我们的生产起到极大的帮助。”
2024年,海盐经开区完成招大引强项目7个;完成实到外资13742万美元,同比增长8.2%;签约制造业17个,计划总投资149.8亿元。不断跃动增长的数据背后,海盐经开区“以链引产”的发展路径越发清晰。未来,海盐经开区仍将以招引之“劲”,为经济发展催生新增量。
链群发力
产业发展积蓄新动能
2024年3月,嘉兴市制造业“百企百场链群配”对接活动在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启动。活动中,良信电器(海盐)有限公司与7家上下游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以实际订单彰显链群强大力量。
过去一年,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加快“链”上产业高度集聚,“链”上企业深度合作,促进产业集群、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取得丰硕成果。全年规上工业产值达585.56亿元,同比增长10.8%;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13.2%;外贸出口总额99.3亿元,同比增长18.9%;规上工业利税总额39.7亿元,同比增长20%。数据背后,是产业链深度整合释放的强劲动能,创新势头强劲。
创新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2024年,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实现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0.28亿元,占比达80.13%;规上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100.1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20.3亿元。
投入换来丰硕的创新成果。数字经济产业园获评省级示范园区,恒翔新材料聚酯纤维纺丝油剂关键技术创新及规模化应用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个个极具含金量的荣誉接踵而至,捷报频传。
与此同时,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梯度培育成效显著,2024年新增50亿元企业1家、上市过会企业1家,规上工业企业突破200家;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省级绿色低碳工厂1家;新增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2家,产业集群实现量质齐升。
工业园区之外的广袤土地上,多元业态也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据统计,该区(街道)全年批发业销售额首次突破100亿元,零售、住宿行业销售额分别达2.57亿元、1.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58%、32.04%。
厚植沃土
营商环境释放新活力
厚植沃土万木兴,换得有凤远方来。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也是吸引优质项目的关键所在。在海盐经济开发区,优良的营商环境已成为招商引资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优质项目纷至沓来、签约入驻,也让外商们坚定了持续追加投资的决心,开启一轮又一轮的合作热潮,为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走进安费诺嘉力讯(海盐)连接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48台高速冲床高速运转,工人们在各条生产线上紧张有序地工作着。安费诺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连接器制造商之一,自2017年以来,便不断在海盐落子布局,持续扩大其商业版图。在短短6年时间里,先后进行了5次增资,目前在海盐设立的企业多达5家。
安费诺集团为何如此钟情于海盐?作为“媒人”的安费诺嘉力讯(海盐)连接技术有限公司最有发言权。该公司工厂经理谌洲坦言:“我们是安费诺旗下首家入驻海盐的企业,从2017年落地至今,我们由衷地体会到,政府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有困难找政府’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安心承诺。这也给了我们足够的信心,带动更多合作伙伴来海盐投资发展。”
去年7月,在安费诺嘉力讯(海盐)连接技术有限公司不远处,一幢高约24米的7层立体停车库建成投用,可为园区企业职工提供近1000个停车位,这让正在积极招兵买马、扩大产能的安费诺嘉力讯彻底消除了后顾之忧。“我们公司的停车位缺口有100多个,以前员工只能将汽车停在厂区外的道路两边,不仅不方便,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也影响园区企业货运车辆的正常进出。现在好了,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谌洲说。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近年来,海盐经济开发区聚力加快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在产业配套上做实做细,持续为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去年,海盐首个工业园区立体停车库、首条工业数字化物料输送公共管廊交付投运,道默定制标准厂房竣工投产,高标准厂房(二期)主体完工,德业配套桥梁建成通车。”谈及产业配套项目建设情况,海盐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如数家珍。
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海盐经济开发区拥有近1000家企业、4万多名产业工人,这些企业和职工在生产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类问题与需求。面对庞大群体的多样化服务需求,海盐经济开发区在园区管理上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智汇湾、智安港两个工业社区集成式服务企业的优势,并在嘉兴市率先成立工业社区发展专项基金,延伸营商服务“触角”,充分满足企业和职工的服务需求。去年,该暖企服务案例成功入选省级十佳案例。
优化政务服务,是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去年,海盐经济开发区积极探索“同城同权”改革,将政务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辖区便民服务中心在嘉兴市率先开展外资企业、股份公司经营主体登记业务办理,全年累计完成项目备案210件,办结用地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备案等审批事项536件,企业真切感受到了办事时间的大幅缩短、办事流程的极大简化,政务服务的高效便捷从口号变为了实实在在的体验。
抢时加速
项目支撑塑强新优势
尽管2月的寒风依旧料峭,但海盐经济开发区的各大园区早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走进园区,扑面而来的是与寒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澎湃发展热度,一个个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激昂奋进的发展乐章。
在海盐德业新能源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热情高涨、干劲十足,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厂区道路和室外管线的铺设工作,部分已完工的厂房也在抓紧进行内部装修。该项目总投资达20.18亿元,占地面积188亩,主要生产家电、工业除湿器和组串式、储能式逆变器。项目达产后,将具备25.5GW 的产能,年总产值预计超100亿元。该项目成功入选2023年度、2024年度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名单,彰显出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为了确保项目能够早开工、早投产,海盐经济开发区建立“领导挂帅”制度,德业项目工作专班通过“双周会商、月度例会”的方式,密切跟进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梳理并高效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当地政府的服务高效又周到,这让我们对在海盐增资扩产充满了信心。”海盐德业新能源项目部负责人罗树说,“今年厂区全部建成后,计划在5月到10月进行设备进场及调试工作,四季度开始试运行,我们争取在3年内实现百亿产值的目标。”
你追我赶上项目、争分夺秒抢进度,已成为海盐经济开发区经济建设的主旋律。去年,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2个、竣工11个、投运10个;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5.6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40.3亿元;纳入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2个、省重大外资项目3个、省服务业重大项目1个、市服务业 “百项千亿”工程项目1个。
位于海盐经济开发区的海城未来社区项目,是嘉兴市首个新建类未来社区,其中睦邻中心及人才公寓为未来社区项目的核心所在。该项目总投资4.83亿元,总建筑面积约6.6万平方米,由4幢高层人才公寓及睦邻中心组成,其中人才公寓可提供476套公寓用房。
“这个项目计划今年5月投入使用。”海盐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餐饮、书店、咖啡等多元化商业业态招引工作,致力于打造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等场景于一体的综合体,不仅为辖区内近千家企业中高端人才提供居住场所,也可为广大居民提供功能齐全、共富共享的文化休闲场所。”
项目建设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更是产业发展“强引擎”。从时间维度来看,今天的招商直接支撑着明天的项目,为了给项目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海盐经济开发区坚定不移抓好招商引资这件头等大事,营造“人人关心招商、人人宣传招商、人人支持招商”的浓厚氛围。
去年,海盐经济开发区成功拿下招大引强项目7个,其中总投资50亿元以上内资项目1个、总投资超亿美元外资项目3个;新引进蓝地化学、泛亚集装箱等外资企业8家,实到外资1.37亿美元、海盐占比52.7%;签约制造业项目17个,计划总投资149.8亿元。随着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必将推动海盐经济开发区迈向新的高度。
民生为本
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
每逢周末,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海湾社区的“周末影院”如约开映,热闹非凡。据了解,自去年11月开放以来,该“周末影院”已放映15场,片单包括《三毛流浪记》《孤注一掷》《长安三万里》等经典热门作品,其中《长安三万里》观影人次达260余人,颇受欢迎。“有了电影院我们老年人的周末生活更丰富充实了。”“我家小孩喜欢看,所以每周都带他过来。”一句句感慨道出了2024年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民生工程的温度。
过去一年,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百分百高标准完成省市县三级民生实事项目,“15分钟便民生活圈”从蓝图变为现实。
过去一年,海景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投运并承办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现场观摩活动;全县首个24小时不打烊智慧健康站投入使用;滨海小学、西塘桥成校入选省现代化学校;海城社区成功创建省无障碍社区;金鼎残疾人之家建成开业……一件件“关键小事”托举起了“民生大事”。
“这条路通了以后我感觉出行方便很多。”家住春风桃源里的居民周建林每天都要经由东西大道去县城上班,自从连接西塘路和姚家路的湖墅路通车之后,他的上班路更加通畅了。
2024年,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加快完善基础市政建设,提升居民出行便利度。辖区内,湖墅路(西塘路-姚家路)等4条配套道路建成通车,西塘桥顶升、杨家簖桥、安澜海塘二期等交通水利项目竣工投用,公交首末站完成设施升级并移交投运。
为了让居民享受蓝天、碧水、净土的居住环境,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持续擦亮生态底色。辖区内东塘桥断面水质累计达Ⅲ类水以上,市级地表水、工业园区地表水断面水质均值均达Ⅳ类水以上。更值得一提的是,嘉兴市首个海上光伏项目——中广核海盐开发区码头一期30兆瓦滩涂光伏发电项目于去年11月并网发电,年均可供“绿电”3354.7万度。
多元共治
基层治理创新守护万家灯火
走进海盐县司法局西塘桥司法所,宽敞明亮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这座省级“枫桥式”司法所内,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综合服务、社区矫正等功能窗口一应俱全。这里不仅是基层法治服务的“前沿阵地”,更是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深化平安建设的缩影。
2024年,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持续推进“枫桥式”司法所建设提档升级,致力于打造“一窗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一体化联动”的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平台,全年成功调处矛盾1389件,调处成功率达99.9%。同时,依托“桥帮客”调解品牌,发挥“陆叔调解室”“乡音调解室”等特色调解工作室作用,全年受理办结各类民生事项2304件,事件处置化解率达92%、群众满意度99.99%。
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主平台,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的挑战不止于此。
随着园区产业集聚化和转型升级,这片汇聚近1000家企业、吸纳约4万名产业工人的典型工业社区,治理难度日益凸显。对此,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积极应对,深入实施工业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提升行动,率先成立“扬帆企航”工业社区发展专项基金。去年,《“基金+企业社会组织”,海盐经济开发区打造工业社区治理体系2.0》案例入选省第二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工作”十佳案例,为产城融合注入和谐基因。
从司法所的“小窗口”到工业园区的“大平台”,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通过硬件升级、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将平安建设融入基层治理每个环节。
展望2025
与时代浪潮同频共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布局之年,也是海盐经济开发区将改革成效全面转化为发展实效的发力之年。新的一年,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将紧扣海盐县委“聚焦核心、创新突破、实干争先”工作要求以及“三大攻坚、三大突破、三大提升”工作抓手,深入实施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九大行动”,着力锻强优势长板,补齐弱项短板,锚固初心底版,奋力彰显工业经济主平台主阵地的首位担当。
一家家企业闻“香”而来、一个个项目频频落地、一次次服务迭代优化,硕果累累的成绩是对海盐经开区发展的最好演绎。未来,海盐经开区将奋力打造“港产城文人”深度融合的“县域副中心”滨海新城和占据长三角一席之地的杭州湾高层次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以主平台担当厚植争创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根基,锚定“1234”总体思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盐新篇章作出更大海盐开发区贡献。
1992年,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海盐经济开发区“呱呱坠地”;1994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4年退出老区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如今综合实力持续多年位列浙江省级经开区“第一方阵”,迈向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33载栉风沐雨,33载春华秋实。从郊野荒滩成长为工业经济主平台,从“零基础”崛起为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从杭州湾北的小渔村到县域副中心……海盐经济开发区肩负历史使命、抢抓发展机遇,艰苦创业、砥砺奋进,与时代浪潮同频共振,交出了一份不负时代的高分答卷,一座产业发达、创新引领、兴业宜居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崛起在杭州湾畔。
供稿: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