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国林,甘肃白银人,现任白银市政协常委、白银市工商联副主席、甘肃国林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多年来,他积极倡导“消费即慈善,公益我先行”的理念,主要研究数字经济、消费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著有畅销书《消费的力量》。
对一个企业来说,谋定战略至关重要。企业能否持续良性发展,往往与其业务领域密切相关。2024年初,由陶国林主讲的数字电商发展论坛在白银、西安、长沙等地成功举办,超30场活动吸引了近3万名线下听众,线上直播浏览量更是突破1亿次。每周三21时,陶国林会准时在直播间分享他的创业心得、经营哲学以及他对“让天下无疾、天下无债、天下皆美”创业初心的深刻思考。——题记
投身“数字蓝海” 万派新潮海天碧
万马雷声从地涌,新晴尽放峰峦出。
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近年来,随着数字浪潮风起云涌,数商经济崭露头角,逐渐成为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和转型增长的“新蓝海”。作为创新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影响最广泛的新业态,数商经济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如何释放数字技术的“关键变量”,激发传统经济的“最大增量”,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稳扎稳打、逆风扬帆、逐梦星辰的必解之题。
春江水暖,先行者知。在引领数字经济浪潮和夯实数商经济底座的探索实践中,涌现出一批洞悉趋势、勇立潮头的先驱者和弄潮人。他们乘“数”而上、驭“数”前行,以“数”赋能、逐“数”兴业,在数字蓝海乘风破浪,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构建新质生产力,催生新型消费形态。甘肃国林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陶国林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怀揣对家乡深深眷恋与牵挂,陶国林抢抓数字化先机,积极拥抱数字浪潮,引领一众数字企业,助推白银市的数字经济产业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城市“变道”超车、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引擎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从“落地生根”到“风生水起”,再到“集聚成势”的精彩“三级跳”。如今,白银市数字经济驶入高速赛道,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一号新产业”,从工业智能制造到智慧城市管理,从电子政务到5G应用赋能……一场有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城市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正在老工业城市白银悄然起势。
同时,他还积极倡导“消费即慈善,公益我先行”的理念,主要研究数字经济、消费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著有《消费的力量》等畅销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为数字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弘扬“理论之光”
彩云常在有新天
恒者行远,思者常新。实践不断前进,指导实践的理论也必然书写出新华章。陶国林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中孜孜以求,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经济学理论,为消费经济重构与数商时代崛起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路径。
传统经济学中,消费者始终处于商业链条的末端,仅作为需求方被动参与市场。陶国林则在著作《消费的力量》一书中提出:“全球所有的经济都是由消费者贡献出来的;消费者应该获得权益(权利+收益);消费者不仅仅是经济的贡献者;要参与到经济总量的分配当中来;我们呼吁全球的企业把部分总价值分配给消费者。”这一理论通过数商平台的实践,将消费者行为转化为可量化、可交易的数字资产,推动消费端与生产端的协同共享。在新经济全球化与去中心化趋势下,这一模式探索了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三方利益共享机制,被视为消费经济理论的成功应用案例。
有学者评价,《消费的力量》不仅是一本经济学著作,更是一份数商时代的“消费者独立宣言”。这本书如同一把钥匙,解开了消费者从“被动买单者”跃升为“价值共创者”的密码,不仅重构了消费经济的底层逻辑,更预言了一个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新经济范式——“数商时代”的崛起。其中最主要的理论内核在于绿色消费积分和数商模型。绿色消费积分通过量化消费行为来激活个体参与,数商模型通过数据重构分配关系,两者的融合不仅加速了消费端转化,还催生了“消费即创业”的新经济形态,形成了“消费价值+数据价值”的双重激励体系。正如陶国林所言:“未来的企业竞争,不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谁能更高效地将消费者变为合伙人的竞争。”在这场变革中,每一个消费者都将是新经济版图的共同绘制者。
数跨新阶,序启新章。陶国林有关数字经济的理论与数商经济浪潮高度耦合,展现出强大的实践价值与时代意义。2024年被称为“消费促进年”,在这一背景下,陶国林倡议并助力通过推进数字消费、推动传统商业数字化改造,扩大绿色消费和健康消费,坚持业态融合与部门联动,打造多元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消费场景,促进消费升级。令人欣喜的是,2025年伊始,国务院相关会议明确提出“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并将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纳入国家补贴范畴。消费大幕启,数商款款来。在数据成为生产要素已成共识的当下,从商人到数商,既是陶国林在数字时代开启的新征程,亦是陶国林经济学理论体系在数商时代的印证与实践。
逐浪“数商时代”
又踏层峰望眼开
“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百业共荣,智领未来。陶国林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积极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商经济。他没有等待,更没有懈怠。过去五年,陶国林积极探索数字经济发展新路径,依托数商模型,融合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构建网络销售渠道,帮助生产型企业快速将数字化商品传递给终端消费者。他累计举办了30多场数字电商发展论坛,线下培训超过30000人次,论坛直播浏览量更是突破1亿次。
拥抱数字蓝海,助力乡村振兴,是陶国林矢志不移的努力方向。为了让家乡的农特产品“墙里开花墙外香”,他通过搭建网红培训、产品培育、网络直播、线上销售、数字化展示等运营体系,打造了“甘味”特色农产品白银展销直播中心和“甘味”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并推动形成甘肃省白银市“云上消费”“数字经济”以及“数字化转型”的新格局。截至目前,累计营业额48.9亿元,累计纳税额6.71亿元。
独行者速,众行者远。在率领企业踵事增华、奋楫笃行的同时,携手一些面临困顿的企业共同拥抱数商浪潮,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一直是陶国林身为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
初春的贵州省安顺市春寒料峭。在蔡官镇金刺梨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金刺梨已然舒展枝叶,远远望去绿意初透,充满生机。金刺梨,这个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野果子,因搭乘了互联网平台被广大消费者所熟识,实现了从“野果”到“金果”的华丽蜕变。
金刺梨产业带头人牛文杰,深耕金刺梨产业多年,深刻洞悉到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于市场。金刺梨一头连着广大种植户,一头连着数以万计的消费者,如何挖掘金刺梨的内在价值,积极拥抱互联网做强品牌,成为占领市场的关键所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他结识了陶国林,在了解到数商平台以“互联网+助农”为宗旨,致力于为偏远地区农户提供农产品销售平台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农产品,这与他当初选择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安顺成立第一家金刺梨深加工企业,并致力将金刺梨产业打造成现代化扶贫全产业链条的初衷不谋而合。深谙互联网之道的陶国林也敏锐认识到金刺梨产品独有的商品价值和促农增收意义,在他的全力推动下,金刺梨系列产品很快在平台上架,并成为备受消费者青睐的“互联网新宠”。
育好一颗金果,壮大一项产业。随着其SOD金刺梨原浆等产品在互联网平台的热销,销量提升超过30%,累计销售额达数千万元,甚至吸引客户主动洽谈合作。为保障鲜果的稳定产量和品质,公司采用示范基地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迅速扩大种植面积,自建基地2万亩,签约基地3万亩,签约农户10万户,达到年10万吨金刺梨处理能力。而今,牛文杰带领的金刺梨企业完成投资1.8亿元,成为集金刺梨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已建立金刺梨产品检测检验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员工配套生活区,打造成拥有种植基地、产品深加工及市场的全产业链企业,可实现产值20亿元,解决就业500人,惠及10万农户。
无独有偶。位于甘肃白银的一家以菊芋、菊苣为原料生产菊粉的高新技术生产企业也在陶国林的帮扶下焕发生机。该企业的产品在助力改善肠道健康、控制血脂血糖、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和控制体重等方面有一定效果,并曾在甘肃首届农博会上获“金奖”。然而,自2018年以来,因政策、金融和经营管理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陷入停产困境,从曾经的上亿资产沦为负债累累,创办人杨拯翔也因此经历了人生的巨大转折。在得知杨拯翔的困境后,陶国林第一时间与他沟通,提出将他的产品放在互联网平台上销售的建议,并斥资10万元用于前期的产品包装设计和推广。2020年4月,该企业重新运营,将旗下两款产品上架平台销售。至今,菊粉产品已在数商平台上销售超过15万盒,销售额达4000多万元。
汇聚“慈善之力”
一枝一叶总关情
煌煌向善行,灼灼春草心。
胸怀饮水思源的赤子之心,陶国林醉心公益、厚德益众,书写了“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的华彩篇章。在担任启明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期间,他广泛开展公益活动,在扶危济困、支持中国航天事业等方面累计为甘肃、贵州等地捐款捐物达2亿元。2020年,他创立甘肃国林公益基金会,率团队联合企业职工、社会义工和志愿者开展了书香校园图书室项目、书香政协项目、大病救助项目、困难户慰问项目、乡村振兴项目、慈善捐赠项目、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光彩会宁行”行动、甘肃临夏积石山抗震救灾、大凉山星光之家帮扶项目等百余次爱心活动。五年来,基金会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达3168.13万元,以实际行动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在众多善举中,陶国林与残疾人艺术团的故事尤为感人。该艺术团创办于1992年,30多年来已演出超过7000场,因舞蹈《千手观音》在春晚亮相火遍全国。发展最为艰难的阶段,陶国林给予了艺术团十分重要的支持。
2015年,艺术团运营困难,团长穆剑志多方筹措无果。得悉这一情况,陶国林将一笔500万元的启动资金注入艺术团。这不仅是资金的援助,更是梦想的火种,这笔资金用于残疾孩童的培养培训,已有300多名残疾孩童受益。
残疾人艺术团的孩童大多来自全国各地偏远山区的孤儿、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甚至还有父母均为残疾人的特殊家庭。陶国林的援助,为他们点燃了希望的烛火。正因为这束希望之光,这些孩子中,有的凭借不懈努力走进了大学校门,开启了知识殿堂的新征程;有的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实现经济独立与自我价值。还有一些孩子,在艺术团的悉心培养下,成为舞台上熠熠生辉的新星,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向观众传递着坚韧与美好。
时光的长河里,唯有爱绵绵不绝。自2015年始,陶国林每年投入80多万元,承担起艺术团师资费用、孩子们的生活补贴以及教育基金。这笔稳定且持续的资金支持,为艺术团的稳定发展和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两年,陶国林和他的团队又为艺术团的聋哑孩子们带来了创新之举——AI数字人。新科技成果的加持下,不会说话的聋哑孩子也能通过AI技术开口“说话”,让他们突破了身体局限表达喜怒哀乐,开拓了人生新的境界。
初心如磐,使命如山;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在数商时代的浪潮中,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技术迭代加速,消费需求结构性升级。2025年开年,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激励着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也同样激励和鼓舞着陶国林。直面AI和Deep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他将带领团队勇立时代潮头,砥砺前行,在数字经济蓝海与数商经济浪潮中书写新的篇章。商海弄潮,无悔初心;披荆斩棘,勇毅前行,不惧风浪,方能扬帆远航。一路走来的宝贵经历,最终会汇聚成推动未来的力量,这或许就是创业者的终极意义——为己,为人,为大潮而奋进。
(文/图 李润泽 张乾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