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魏丽娜 郭 顺 黄嘉伟
现行海商法的适用范围如何调整,增加的责任保险条款如何细化……在海商法修订草案的意见征集中,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既听取来自一线的船长船员、国内水运企业、国际船舶运输企业的意见,又反映港澳立法联系单位、港澳青年的声音。
作为广州市首个、广东省第二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继2024年3月15日揭牌以来,共收集反馈意见建议1199条,其中有33条立法意见被吸纳到国家相关法律。“积极为国家立法贡献基层智慧和南沙经验,打造高水平的国家立法‘直通车’。”南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宁表示,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将继续“原汁原味”反映人民群众立法意见,做好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和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在国家立法中发出“湾区声音”。
基层民意“原汁原味”直达最高立法机关
2024年3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以下简称“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授牌,这是广州市首个、广东省第二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
一年来,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自设立以来,按照‘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工作目标,为国家立法贡献基层智慧。”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表示,联系点积极将广州南沙、大湾区基层的声音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反映。数据显示,一年来,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对4部法律草案向全国人大反馈了基层的意见,其中对监察法共收集提出57条意见,被采纳3条;对代表法收集提出89条意见,被采纳18条;对民营经济促进法收集提出193条意见,二审草案修改稿采纳了12条。“我刚刚得知,通过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提交的一条立法建议,在监察法的修订中被采纳。”港澳立法联络员、天诺余陈杨(南沙)联营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陈果告诉记者,她提出的立法建议是关于保护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的,“基层立法联系点能够充分汇聚民意,我将继续参与,提出更多的立法意见。”“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把‘原汁原味’做到了极致。”省人大代表、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立法联系点顾问刘涛见证了联系点的揭牌,也见证了这一年来联系点的具体工作。(下转第二版)